书法文化浅谈(雒三桂:写的是心性与修养)在线阅读
冯友兰信札
?6月29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清华大学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朴瑾惠动情地谈到,父亲的遇刺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伤心欲绝时,朴瑾惠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书籍,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帮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得知朴瑾惠到访清华大学,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女士特意向朴槿惠总统赠送了冯友兰先生的一幅书法作品。该作品是冯友兰先生87岁时所写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诗中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感动过无数的读者。这是当代学者的书法作品第一次高调进入国人的眼帘,并引起巨大的反响。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人们更需要深思的是,像冯友兰先生这样的学者们的书法作品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其艺术和文化价值远未得到国人的认识与重视。
?了解一下中国艺术史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书法艺术从其被人们当成艺术品收藏之日起,就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书法艺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与价值判断体系,最能代表中国哲学与文化精神,其价值无可替代。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值得人们珍藏的书法作品?
?好的书法作品已不单单是一张字,而是书写者文化修养和风度才情的外化,所谓“字如其人”。在这样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熟练的书写技巧,更能看到高度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书法是充满文化意味的艺术,而不是技巧的艺术,因此书写者首先要是个文化人,否则技巧再精熟也只能是工艺品。会认字、能读书不算有文化,博览群书,对传统文化有着十分深刻的研究与理解才叫有文化。
?好的书法作品一定格调高雅。“格调高雅”四字看似空泛,却真实存在,也只有格调高雅的人才能认识它、感受它。什么是高雅?首先气息要静,安静,静谧,能使浮躁的心在面对它的时候迅速安静下来;其次是气象高华,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的心会被感动,会在那一刻忘掉世俗的烦恼,心灵得到净化;第三是简淡幽远,不夸张,不跋扈,不扭曲,不丑陋,淡乎无味而品味悠长;第四要精致,不粗糙,不邋遢,耐琢磨,使人味之不尽。
?好的书法作品一定是集各种审美经验于一体的,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静谧与高雅,还可以体会到雄浑、遒劲、恣肆、奔放、跌宕、温润……总之,一切美好的审美体验,在好的书法作品中都可以体验得到。
?书卷气是什么?是一种温润的、舒徐的、淡远的、不急不燥的气息,这种气息来自书写者的内心,也最能洞见书写者的内心修为与文化修养。它不仅是读书的积累,更是人格修为的积累,不读书的人,不懂得提高人格修养与提炼的人与此无缘。
?除了所谓正式的书法作品,那些书写于平日的见其心性自然的信札、随笔尤其珍贵。在那一刻,他们根本没有想什么创作问题,有的只是天性自然的流露与熟练的书写,享受着过程,并得到愉快的结果。它是另一种“烟云供养”,是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灵性的伟大之所在。除了技巧与气韵,书法作品的其他文化气息与文化价值也许更加重要,尤其是当它们出自人格高尚,并对中国文化有独特建树与贡献的学者之手的时候。仅凭文化贡献,他们的书法就足以传之不朽。
?冯友兰先生并不以书法见长,但幼年坚实的书写训练基础,高深的学养,加上数十年如一日自然随意的书写,使得其书法含蓄蕴藉,彬彬儒雅,亲切动人。这样的气韵格调,是现在的绝大多数所谓“书法家”们难以企及的。而冯友兰先生只是那个逝去的时代士大夫知识分子文化艺术修养普遍高深的一个缩影。
?反观当下的中国书坛,称得上文化人的书法家万里无一。文化修养的低下造成了书法品格的普遍低下,丑陋狂怪充斥书坛。除了所谓技巧的“突破”,几乎看不到有价值的书写,这才是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