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青铜文化:》曾侯乙编钟(图)-青铜上的音乐

曾侯乙编钟(图)-青铜上的音乐


曾侯乙编钟(图)青铜的历史 青铜青铜上的音乐

兽面纹鼓,商代,湖北省崇阳县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兽面纹鼓,商代,湖北省崇阳县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据《列子?汤问》记:秦国一位名叫薛谭的人,慕名技师在秦青门下学习唱歌,他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便要离师归家。秦青不便挽留,亲自到郊外为薛谭饯行,并动情地为学生击拍而歌,歌声幽雅动人,林间繁茂的树木仿佛飘荡起来,流云也为之却步!薛谭顿时就听呆了。这就是“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典故的来历。

此前,还有一位名叫韩娥的歌手,一次游历到齐国,曾在城下唱歌求食,她那美妙绝伦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大家都慷概赠送她食粮。韩娥离去三天了,当地群众仿佛还听到她的歌声在房梁上萦绕回荡,民间从此便流传开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而在楚国,一位歌手在城中唱《下里》、《巴人》等民歌时,常常是几千人和而歌之。

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败,祭祀礼仪已遭到冷落,作为祭祀之用的乐舞已转作享乐之用,正是这种对娱乐性乐舞的追求,导致了这一时期音乐及乐器的空前繁荣。

从出土来看,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众多乐器最具代表性。曾侯乙墓共出土有编磬四组32件,鼓4件,瑟12件,五弦琴和十弦琴各一件,笙一件,篌及排箫各两件,最著名的当然要算是编钟,如此庞大的乐器阵容直如一个地下宫廷乐队。

曾侯乙墓编钟由45件甬钟、19件纽钟,外加一件楚王熊璋赠送的 ,共计65件,是目前发现件数最多的古青铜编钟,出土时完好无损,按大小和音序分成8组,分三层悬挂在铜木结构的曲尺型钟架上,同时出土的还有用于撞钟的长木棒和用于敲钟的木槌,均用髹漆加以彩绘。

作为振动物体的编钟,具有许多固有频率,受击时会产生复合音。每一个固有频率都有各自的振动单元,频率愈高,振动单元愈小。音脊和隧的存在是使编钟基音得以校准的又一重要因素。音脊和隧位于钟腔之内,从钟口延伸至钲部下缘,呈突起状者为音脊,凹状者为隧。所有的编钟铸成后都要对音脊和隧处进行锉磨。

编钟最大的一件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整套总重量2567公斤,全由范铸法铸成,除铜外,含锡12.49-14.46%,含铅小于2%,其他杂质很少。这种青铜合金的配比,使钟的音色丰满悦耳。同时,检测还表明当时可能已采用了预热陶范,延时脱范,利用陶范及钟的余热进行均匀退火,以减少残余应力,从而保持音频的稳定。而且,每件编钟上均有篆体铭文,绝大多数为错金铭文,共计2828字,除正面钲部标有“曾侯乙作持”外,其余鼓部均是关于音乐方面的,这部分内容又分标音铭文和乐律铭文两类。标音铭文标明了此钟的音阶名称,乐律铭文则详细记载了该钟所置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今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一音列,总音域包括5个8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已趋向十二平均律的律制,可以旋宫转调。这套编钟至今仍能演奏各种曲调。1979年这套编钟首次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时,曾为各国驻华使节演奏了《楚商》等中外名曲,赢得广泛赞誉。

乐律铭文中还记载有当时楚、晋、齐、申、周等国与曾国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也反映出当时诸侯各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相当广泛而深入。

点击搜索与:青铜的历史 青铜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