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青铜文化:》铭文类别(组图)-青铜铭文

铭文类别(组图)-青铜铭文


铭文类别(组图)青铜的历史 青铜青铜铭文

淳化大鼎,西周,陕西淳化县史家源出土,陕西淳化县文化馆藏。

淳化大鼎,西周,陕西淳化县史家源出土,陕西淳化县文化馆藏。

青铜铭文内容自西周以来最为丰富而广泛,长篇铭文大量出现,原因在于周作为一个小国,联合庸、蜀、羌等八国及各路诸侯灭掉了商王而成为天下共主,建立了周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就必须大造舆论,借助礼器上的铭文大肆宣扬周王的德政,文治武功以及对臣下的封赏册命,及贵族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传之久远,作为其世官世禄的凭证和护身符,达到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

曾侯乙尊盘,战国,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尊盘,战国,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铭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政治事件。前述利簋铭文,短短32字,记录了甲子日周人灭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大意是:武王伐商,在甲子日那天早上,岁星(木星)当空,一夜之间,灭掉了商。辛未这天,武王在阑地(今郑州),赏赐给官员利一部分铜,利于是用这些铜来制作成祭祀祖先檀公的宝器。

(二)军事活动。西周时期,北方方国、东边夷族及南方淮夷和楚、荆、虎方等蛮族都与周王朝发生过战争,征伐记功,成为西周铭文重要内容。

虢季子伯盘,是西周时期最大的盘,铭文记录了虢季子伯在洛水北岸狙击北方方国 狁,“搏伐 狁,于洛之阳”,斩杀敌人500人,俘虎50人,战斗结束后在宗周举行献俘礼,周王赏赐了弓、矢、钺等。另一出土于陕西长安下泉村的多友鼎,也记载了多友击杀 狁的史实,其中杨冢之战,因缴获的车无法运回,只好烧毁,而将马匹赶回。 狁之患,在《诗经》中多有咏叹,《诗?小雅?采薇》写道:“靡室靡家, 狁之故;不遑启居, 狁之故。”由此可见当时边患的严重,取得一次征伐之功,当然要大书特书一番了。

周王朝对东夷也进行了多次征伐。

周初,商纣王之子武庚与三监叛乱,东夷响应。沫司徒 簋铭文记载了周王讨伐武庚,并令康侯在原商的都邑一带建立卫国。另一出土于宝鸡的 方鼎,则记载了周公亲自征伐东夷,灭掉了丰和薄姑两个小国。而晋侯苏钟也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伐东夷,厉王正月从宗周出发,三月到达前线,并向晋侯苏下达命令。晋侯苏的左队攻陷三处邑聚,并追击逃跑的夷人,斩首三百,俘虏数十人,班师后在六月两次受到厉王的赏赐。

(三)分封诸侯。西周初年周王室大封诸侯,《史记?卫康叔世家》载封康叔于卫,而一件出土于河南浚县辛村的 司徒 簋,铭文上记载:“王刺划商邑,诞令康侯鄙于卫”,意思是,因商纣之子武庚叛乱,周王再次征伐商邑,尔后为了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将康叔封于卫,管理商遗民,与文献记载相符。

(四)祭祀册命。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有大量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祭祀典礼活动。如现藏于广州市博物馆的刺鼎,铭文载“用牡于大室, 昭王”,即周穆王为昭王举行 祭典礼。

(五)赏赐。西周中期的永盂,铭文记载益公传达了恭王的命令,把阴阳洛和原来属于师俗父的田地,赏赐给官员永,铭文记载当时师俗父也在场。这篇铭文说明,周王可以将田地改赐,封给你还可以再拿回来,赐给别人。那位在场的师俗父当时的心情一定比较郁闷和无奈,铭文特地说明这一点,是为了让师俗父也认帐。

(六)交易契约。西周为奴隶社会,奴隶可以买卖,有关买卖的价格在古代文献中却没有记载,而一件为西周中期的 鼎,其铭文却明确记载了交易价格,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原始历史资料。铭文大意为:最初议定买5个人,用1匹马加一束丝,最后却仅用了一百锾铜。一锾铜为6两,一百锾即60斤,每人平均价格为12斤铜,即20锾。

(七)法律诉讼。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 ,有157字铭文,内容为一篇法律判决书: 的下属牧牛与上司 争五夫败诉,最初判墨刑及鞭打1000,后被赦免了500鞭,剩下的500鞭和墨刑改用300锾钱来赎,并立誓今后不敢再来扰乱。 胜诉后,将此判决书铸于这件青铜器上。

(八)商业贸易。 兮甲盘为周宣王时作器,其上铭文规定了诸侯百姓与南淮夷之间的商贸活动必须到由官方管理的市场上进行,否则严刑处罚。由此盘铭文也可以推测,西周时期,中原地区与南方各族的交流包括商业贸易十分频繁,其中青铜原料铜和锡应是中原通过贸易方式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

(九)婚姻。女子出嫁,亦作铜器陪嫁。如纪侯簋,铭文为“纪侯乍(作)纪井姜 母 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是纪侯为女儿纪姜 母出嫁到邢国而作。这种器称之为 器。周代还有一种娣侄陪嫁流行,即一女出嫁,又以其妹或侄女陪嫁,称为 制。

(十)军制职官。禹鼎铭文有“戎车百乘,斯驭二百,徒千”,说明西周以车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每辆车有驭者两人,配备步兵十人。毛公鼎所见官职有卿事寮、大史寮、三有司,由毛公统管。卿事寮和大史寮就是西周中央政府的两大职官体系,周公旦的次子明保在康王时期曾领导卿事寮,可见毛公的地位比明保更高一级,为王朝重臣,故爵级为公。

点击搜索与:青铜的历史 青铜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