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青铜文化:》金文与金文学-青铜的历史

金文与金文学-青铜的历史


金文与金文学青铜的历史 青铜青铜的历史

很多青铜器上都刻有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青铜器铭文,因古代称铜为金,故又叫金文,或钟鼎文,宋代人又叫它“款识”,款是青铜上凸起的文字,识是凹下去的文字。

青铜器自西汉时已有零星出土。铭文在当时作为古文字,尚还有人懂得一些。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汉宣帝时,美阳献来带铭文的古鼎,有人认为应该将它供在宗庙里。当时张敞任京兆尹,懂得古文字,考释出铭文内容是一位周代大臣颂扬其先祖功勋,故不适合放在宗庙供奉。

铭文有三种方式存于青铜器上,或铸、或刻、或 ,商代至春秋时期的铭文,多为铸,战国至秦汉,多采用刻或 。铸刻之前,采用兽毛蘸着兽血或石灰写在铸胚上。商代铭文字数极少,一般仅一二字,或三五字,西周青铜铭文开始增多,有很多超过百字,如著名的毛公鼎,字数最多,达497字。青铜虽自西汉就有出土,但它的发现和研究,从北宋开始才有了一些实质性进展,产生了金石学。

点击搜索与:青铜的历史 青铜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