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金子文化:》诸侯王陵的葬品-秦汉金器方术

诸侯王陵的葬品-秦汉金器方术


诸侯王陵的葬品金子的历史秦汉金器:长生不老的方术

公元前133年,炼金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说,他能从丹砂中炼出金子,而用这样炼成的金子制成杯盘,注以水浆,饮之者即可永远不老不死。

汉朝建立之后曾大封同姓及异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里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个时期由于黄金器的盛行,他们也开始了挥金如土的奢华生活,并依死后厚葬的古老传统,将装点奢侈生活的黄金器物随葬陵墓。至今,考古发掘的汉代诸侯王陵已达三十多座,出土了大量金器及错金银器。

金针,西汉,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

金针,西汉,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

刘胜夫妇墓中除了金镂玉衣外,还出土有金器12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金银医疗器械,其中金针共有4枚,按针尖的形制有三种不同的用途:三棱形的锋针,用作放血;尖锐的毫针,用作针灸;圆钝的针,用作点刺。其余为银制医针及灌药器。这套器具对研究古代医疗技术及器械具有重大意义。

河北定县刘畅墓出土有金器80件,多为饰片,其中有三种累丝作品,包括累丝金龙、金辟邪、金羊群,较为独特。

金掐丝天禄,东汉,河北定县刘畅墓出土

金掐丝天禄,东汉,河北定县刘畅墓出土

金掐丝辟邪,东汉, 河北定县刘畅墓出土

金掐丝辟邪,东汉, 河北定县刘畅墓出土

累丝金辟邪形象似虎,共两只,各立于托片上。头圆大,一为双角,一为独角,作昂首远视状。以绿松石镶嵌成双眼,颈前、脊背各有一条凹槽,也嵌有红玛瑙、松石,其他部位也有零星点缀,身躯用金片制成,并用金丝掐出羽翅纹,同时饰有金栗粒,尾、角以金丝缠绕而成,底托片上堑有流云纹并饰以小金粒。

这三件金玉结合的工艺品设计思路和工艺手段如此相似,可能为同一工匠所为,同时也说明累丝及炸珠、镶嵌工艺在汉代已相当成熟。金辟邪则是汉代人迷信观念的产物,辟邪的形象较为模糊,尚未有统一模式。

金龙,东汉,河北定州刘畅墓出土

金龙,东汉,河北定州刘畅墓出土

累丝镶嵌金羊,东汉,河北定州刘畅墓出土

累丝镶嵌金羊,东汉,河北定州刘畅墓出土

江苏邗江广陵刘荆墓中出土的金器则代表了当时南方金器的状况,其中主要是各种形状的饰件,如龙形、冠形、盾形、品形、挂锁形、金泡形等。龙形金饰的奇特之处,是在小如黄豆粒的龙头上,用金珠和金丝掐焊出了龙的眼睛、鼻子、角、牙、须及鳞甲等,精细如现代微雕。

金饰,东汉,江苏邗江县刘畅墓出土

金饰,东汉,江苏邗江县刘畅墓出土

金耳坠,汉,吉林省榆林市出土

金耳坠,汉,吉林省榆林市出土

玛瑙金项饰,汉,吉林省榆树市出土

玛瑙金项饰,汉,吉林省榆树市出土

除了这些王陵,两汉时期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金银器也有发现,牌饰及首饰较多,如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群,曾出土了一批金耳饰和项饰,项饰由266颗玛瑙珠和6只金管组成,金管呈圆筒状,间隔穿于橘红色的玛瑙珠之间。金耳饰有多种形制,其坠饰均较复杂,其中一件耳饰从上到下分为五层,每层依次吊饰有一片桃形金叶,五片圭形金叶,大环套两小环及一颗圆形红色玛瑙珠。青海祁连县出土的一件狼噬牛金牌饰,以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表现了一幅数只恶狼在牛的下部撕咬牛的生动图景,牌饰器较大,制作十分精美。现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还藏有一件虎羊纹金饰环,具有鄂尔多斯文化的特点,共由三部分组成,上为猛虎,身躯平直,俯首垂尾,双足踏于中部羊首的双耳上,羊头较大,嘴部作一弯钩,套衔一只圆环,此组合造型十分独特新颖。

牛金牌饰,汉,青海祁连县出土

牛金牌饰,汉,青海祁连县出土

在汉代,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路线都得到了开通,中国与西方世界及东方的日本、朝鲜等地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公元前一世纪,西亚金银工艺也开始传入中国,如掐丝、累丝工艺,所以,在一些东汉墓中都发现了掐丝工艺的金饰品。又如广州先烈路东汉墓中出土的金指环,隆起的小圆台上嵌以琥珀,其形制便带有西方风格。中国的金银器也常常被运销西方,1939年苏联阿拉木图附近就曾发现了一件仙人骑兽金带,仙人骑兽为汉代常见的纹饰题材,也是汉人追求升仙、企求进入神仙世界的反映,具有典型的汉代特征。

点击搜索与:金子的历史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