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金子文化:》汉带金印及篆刻艺术-秦汉金器文化

汉带金印及篆刻艺术-秦汉金器文化


汉带金印及篆刻艺术金子的历史秦汉金器:长生不老的方术

印章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青铜时代就有印章的雏形,即在青铜上刻上工匠的名字,所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是个人信用的一种表示,发展到春秋战国,开始出现了印章,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枚战国时期的银印,呈圆形,为战国古玺,印文为“西方”三字,印文细如毫发,铸工极精。后逐步发展出官印和私印,成为官方或个人信用的标志,官方印章更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秦朝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统一的官方用印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的官员使用不同规格的印章,在印材、印钮和印绶上都有明确的区分。金印多为公卿一级的人员使用,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隋代之前。

广陵王玺金印,东汉,江苏邗江县出土

广陵王玺金印,东汉,江苏邗江县出土

汉代出土金印较多,据统计有三十方左右,主要出土于王侯一级的官吏墓葬中,比较重要的有“文帝行玺”、“滇王之印”、“广陵王玺”,以及出土于日本的“汉委奴国王”印。

“文帝行玺”出自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重148.5克,是目前所见最大的西汉金印,印文为小篆体,印面特大,有田字格,每字居于一格,显得方正严谨,是汉印书法的一贯风格。印钮呈圆雕盘龙,首尾两足分置四角上。该印系南越国自铸,为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生前用印。赵及第一代越王赵佗在西汉时期并未归附,自称为帝,赵佗自号“南越武帝”,赵自号“南越文帝”,故才有“文帝行玺”。直到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时,才诚心归顺西汉王朝,不再号称帝,上书汉武帝请求以诸侯待之。

1981年江苏邗江县甘泉镇一砖瓦厂附近发现一方金印,纯金铸成,印形方体,重123克,龟钮,印面阴刻篆文“广陵王玺”,光灿如新,印文字体端庄,布局亦很严谨方正。汉制除帝之外,诸侯王印虽也可称玺,但传世出土的汉诸侯王玺金印极少,而且无一为龟钮金印。

广陵王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年,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的第九子刘荆,《后汉书》(刘晔著,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157年),光武帝死后,刘荆曾几度秘密策划叛乱,均被汉明帝刘庄察觉未遂,后徙封为广陵王。不几年,又继续谋反,终因事败而被迫自杀身亡。这枚金印的出土,还为日本纷争了两百年真伪的“汉委奴国王”蛇钮金印划上了句号。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公元57年,倭奴国王派遣使臣来洛阳,汉光武帝刘秀赠予“汉委奴国王”金印,委即倭,是汉代对日本的称谓,奴即日本的奴国。1784年,该枚金印在日本福冈被一农民无意中发现,引起日本学者争论了二百多年,一直有人怀疑其真实性,但仍于1931年被定为日本国宝。中国的“广陵玉玺”金印出土后,由于两者赐印时间相近,刻工相似,有人据此推测可能出自同一工匠之手,有力地证实了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的真实性。“汉委奴国王”金印成为中日两国早在两千年就有正式交往的历史实物见证。“广陵王玺”与另一枚“滇王之印”都曾赴日本与“汉委奴国王”金印同时展出,轰动一时。

汉委奴王玺,东汉,日本九州福冈出土

汉委奴王玺,东汉,日本九州福冈出土

印章的出现在汉代的大量使用,使印章篆刻逐步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这种方寸之间的文字雕刻艺术发源于青铜铭文,又随着用印的产生而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同中国书法艺术一样,印章篆刻也是中国最独特的艺术。

汉代篆刻已相当成熟,印文风格也呈多样化,如“琅邪相印章”属后期作品,印文以布排之满而著称,方笔取势,粗阔宽壮,印边几乎都被破浅,故给人“满”的印象,又如“关中侯印”的印文方正平直,布局则显得疏朗,有一种秀逸之气,三国时魏国的一枚“平东将军印”其形制、篆文与汉印大体相同,亦称汉印,此印凿白文篆书,书体工整有力,浑厚圆润,“晋鲜卑归义侯”金印的书体则笔力刚劲,纤细得中,且与“广陵玉玺”一样,印文虽属篆书,但吸收了隶书的一些笔意,在结体上,前者显得雅拙抒徐,后者结体方整凝重。这些风格各异的篆刻作品为后世书画印章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点击搜索与:金子的历史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