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汉唐丝绸路,随着唐朝的衰落而冷清了下来。“安史之乱”后,葱岭以西为大食国占据,以东又有吐蕃和回鹘两大政权的矛盾,“道路梗绝,往来不通”,陆上丝路处处阻滞。
自宋代(公元960-1279年)开始,中国北方和西北基本上为少数民族政权所割据,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干,绿洲锐减,加之中亚地区丝绸崛起,丝路从此废弃。中国丝绸的生产重心也在宋代完全移至江南及巴蜀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海上交通取代了北部传统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生产及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蚕丝生产重心的南移
唐代“安史之乱”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点,北方的战乱严重破坏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蚕丝业也不例外。但安史之乱对长江流域并没有什么破坏,相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北方先进的桑蚕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江南地区丝绸业的发展。唐朝后朝,太湖流域已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
到了宋代,江南的蚕桑业和丝织业已经远远超过黄河流域,当时的“两浙路”,范围包括现浙江全省及苏南大部份地区,它所缴纳的丝织品,占到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宋代的罗织品生产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每年各地贡物中,罗织品达十万匹以上,其中江浙一带就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六成以上。尤其古润州(今镇江)和常州织罗署生产的云纹罗十分畅销。当时全国有三大织锦院,即成都,杭州,苏州,都在江南,而成都是传统织锦区。宋神宗时,成都锦院有织工583人,而宋徽宗时,苏杭织造局有9000多名工匠生产绸缎。
南宋建都杭州,更大大刺激了太湖流域蚕桑和丝织业的生产。著名的宋锦就产生在这个时期的苏州。
在技术方面,南方湖州等地已盛行桑树嫁接来提高桑叶质量,而且南方的四眠蚕所产的丝茧也比北方的三眠蚕更优良,但四眠蚕较三眠蚕难养,技术要求更高。在养蚕工具方面,北方使用固定的蚕座,而南方使用可移动的蚕架和蚕匾,蚕匾盛放蚕与桑叶,蚕匾放在蚕架上,均可随时移动,用完后可以收起来,下一季经过石灰冲洗还可以反复利用。在蚕结茧方面,南方使用稻草或麦草扎成蚕簇,放在室内,温差变化较小,有利于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而北方一般将蚕簇放在室外让蚕结茧,室外的天气变化和昼夜温差对蚕结茧有一些不利影响。这些也反映出南方蚕茧生产比北方先进得多。即使到了今日,南方各地的养蚕技术也较南宋时没有多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