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内蒙草原民俗:》长调民歌,草原之魂-蒙古风

长调民歌,草原之魂-蒙古风


长调民歌,草原之魂长调民歌蒙古风

乌兰杰(蒙古族)   

花香风甜的季节里,骑马行进在草原上,举目遥望,碧草连天。惟有闲云自飘,牛羊盖野,毡包数座。整个世界别无他物,只剩下了你自己。啊,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空旷无依,仿佛徜徉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何况,四周无人,万籁俱静,禁不住从心灵深处发出呐喊,如丝如缕,如梦如幻……   

这就是——“乌日汀·道”——长调民歌,蒙古族传统民歌体裁。蒙古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中创造了这一独特民歌形式,用以抒发情感,表现游牧生活。长期流传过程中,长调民歌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曲种类。   

长调民歌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线多作波浪式进行,起伏跌宕,表现出天高地阔的草原自然环境。节奏悠长,腔多词少。陈述性的语言节奏、抒情性的悠长节奏、装饰性的“诺古拉”节奏巧妙组合,构成长调民歌的节奏律动。   

长调民歌是绿色生态的艺术,顺乎自然法则,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心灵的自由,抒情的极致,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歌唱草原,赞美骏马,感怀父母,仰慕英雄,讴歌爱情,是长调民歌的常见题材。辽阔草原是长调民歌的摇篮,长调民歌则是音乐化的草原,长调民歌中有许多歌唱草原的精彩曲目。科尔沁民歌《巴颜查干草原》这样唱道:   

巴颜查干草原呵,   

你是多么辽阔宽广。   

河流泉水清清流淌,   

四季牧场牛羊肥壮!   

蒙古族人是天之骄子,享受着大自然的无私恩惠。然而,草原对于蒙古民族说来,同时也是一位无比严厉的母亲,随时以空旷、寂寥、风雪、干旱来考验着草原儿女。确实,草原大自然面前,个人显得何其渺小而脆弱!然而,蒙古人毕竟是英雄的民族,他们渴望身心解脱,力图求得平衡。于是,蒙古族热爱草原,抗衡自然的满腔激情,终于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转化为“乌日汀·道”。诚然,人们往往从长调民歌中听到寂寞忧伤的声音,但这并不是长调民歌的主旋律,更不是它的本质。相反,长调民歌的基调却是热情豪放、积极进取,坚毅自信,不甘寂寞。难怪,数百首长调民歌中,竟然没有一首是描写自然灾害,逃荒迁徙的曲目,这难道是偶然的么?答案是明确的,蒙古人通过歌唱长调民歌,不仅尽情宣泄胸臆,而且与万能的大自然相拥抱,超脱自我,达到心灵与外界平衡的至高境界!   

长调民歌反映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因为有了长调民歌相伴,牧人才可以常年放牧而不感到厌倦。由于长调民歌的哺育,蒙古族才会有身心健康,感情丰富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调民歌既是草原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游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游牧封建社会的蒙古族牧民,不同于奴隶制社会“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也不同于中原王朝的汉族农民,无须固定在狭小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耕作。相反,蒙古牧民必须在广阔的生存空间内,每日每时面对草原大自然,骑上骏马流动放牧。心灵的自由,行为的自主,无疑是从事畜牧业劳动的必要条件。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对于长调民歌而言,心灵的自由,行为的自主,哪怕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却是多么重要呵!由此可知,长调民歌的高度抒情化,其实是为游牧生产劳动本身所决定的。   

在谈论长调民歌的时候,不能不涉及到骏马。   

每一个草原上生活的蒙古人,生来就与骏马结下了不解之缘。牧民、骏马、草原,从来就不能分割,三者构成了游牧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也是蒙古族创造长调民歌的主要依据。毫不夸张地说,一部灿烂的草原文化史,包括长调民歌在内,其实是蒙古族和骏马共同创造的。   

“马步本身就是音乐”——已故长调民歌大师哈扎布的这句名言,一语道破了骏马和长调民歌之间的关系。人们经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长调民歌中那些玲珑剔透、华彩绚丽的装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你只要骑上骏马轻轻颠簸,合着马蹄的节奏歌唱上一首长调民歌,随着气息的波动,便会自然而然的唱出装饰音“诺古拉”来。而骏马身上所透出的那股雄姿英发,威风矫健之气,更为长调民歌增添了自由奔放的气息。   

《云青马》的歌词中这样唱道:   

双耳像野狼一样俊俏,   

两眼像启明星般闪耀。   

四蹄是钢铁铸成呵,   

穿云透雨般的奔跑!   

百匹骏马在竞赛,   

你的步伐最轻巧。   

千匹宝驹在飞奔,   

你的长鬃前面飘!   

我国草原牧歌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匈奴人便创造了这一民歌形式。《祁连山歌》中这样唱道: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无繁息。   

亡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北魏时期的乐府中,记载了不少鲜卑人的草原牧歌。至于千古绝唱《敕勒歌》,则是长调民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蒙古族长调民歌继承了北方游牧民族草原牧歌的优秀传统,将其发展到长调民歌新阶段,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蒙古族发源于秦汉时期的东胡部落联盟,同鲜卑、契丹人是近族。《旧唐书·北狄列传》记载,蒙古人的直接祖先是大室韦部落联盟中的“蒙兀室韦”,长期生活在东北大兴安岭山脉中的额尔古纳河流域,以采集和狩猎为业。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人击溃,回鹘人分路迁徙,离开了蒙古高原。随着民族分布格局的这一巨大变化,蒙古部落便大举北上,进入蒙古高原,并逐渐成为游牧民族。由此可知,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产生和发展,应该是进入蒙古高原中心地带,成为游牧民族以后的事情。   

长调民歌的分布,以我国北方的锡林郭勒草原为中心,东连科尔沁草原、昭乌达草原(今赤峰市)和呼伦贝尔草原;西接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大漠,以及青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境内的蒙古族聚居地区,北邻蒙古国,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型分布格局。   

锡林郭勒草原是马蹄型风格圈的中心地带,我国长调民歌分布和流传的重要区域。从历史上看,自十三世纪中叶以来,这里是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畜牧业生产率先发达,草原文化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自元朝以来,锡林郭勒草原是元上都所在地,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故宫廷音乐十分发达,对民间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锡林郭勒草原上仍然流传着一些长调宫廷歌曲,以及“潮尔”合唱等宫廷音乐形式。锡林郭勒草原长调民歌风格婉转缠绵,深沉内在,华丽典雅,“诺古拉”唱法运用较多,哈扎布是锡林郭勒草原长调流派的代表人物。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则是长调民歌分布的又一重要地区,具有高亢明亮、热情奔放的风格。宝音德力格尔是呼伦贝尔草原长调流派的代表人物,善于演唱热情豪放的长调民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率先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金质奖章,为祖国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长调民歌的音乐风格一经形成,便显示出相对稳定的特点,而且,令人惊奇的是,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长调民歌结构之大,音域之宽,意境之深,演唱技巧之难,堪称无与伦比。从世界范围来看,恐怕还没有哪一个民族像蒙古族那样,将传统民歌发展到如此完美的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调民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7年秋,内蒙古艺术学校宣告成立,不久即开设了长调民歌专业。青年歌手不断涌现,并在国际、国内声乐比赛中多次获奖。音乐理论工作者和歌唱家对长调民歌进行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然而,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草原生态的恶化,流动游牧生活的逐渐改变,以及老一辈民歌手的故去,长调民歌的传承出现了危机。令人欣慰的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和文化部的努力下,我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名录,必将大大促进长调民歌的保护工作。   

有一首民歌说:   

草原的花儿开得不好,   

别的地方却看不到。   

草原的鸟儿唱得不好,   

别的地方却听不到。   

碧草荣枯,穹庐转徙。岩画、史诗、长调民歌,乌力格尔(蒙古语说书),乃是蒙古族草原艺术“绿色殿堂”的四根擎天柱,也是整个草原文化的基石。长调民歌植根于人民生活,仍旧保持着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我们充分认识长调民歌的巨大价值,悉心保护和弘扬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相信长调民歌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已经去世的哈扎布老人,是蒙古族长调大师。他受到蒙古族人民的衷心爱戴,也得到过老舍、叶圣陶等文化人的高度评价,他的一生,创造了长调的传奇。

点击搜索与:长调民歌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