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风情。蒙古族的游牧生活,让祭敖包成为了他们会见亲友的绝佳机会;蒙古族能歌善舞,一种被称为“蒙古第一舞”的安代舞让人大开眼界;悠扬的蒙古长调,沁人心脾,如果没有马头琴的伴奏,长调不知是否还会这么迷人?茫茫的草原,一户牧民,就是一片天地,一位远行的说书人为他们带去了欢歌笑语……有人说,这些都是草原的恩赐。
祭敖包与那达慕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这首《敖包相会》被人们广为传唱,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敖包为何物,为何青年男女会在敖包相会。
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又叫“鄂博”。由于内蒙古草原广袤无垠,游牧路途漫漫,实难辨认方位,于是便有人在游牧交界之处或路口,垒石为标。据《大清会事例》记载:“游牧交界之处,无山河以为识别者,以石志,名曰:‘鄂博’。”
后来,由于人们常以山岳为“天”的代表,草原上的人们就“垒石象山,视之为神”。久而久之,敖包逐渐成了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当时建敖包和祭敖包都很简单:由萨满宣布“村落保护神”的所在地,然后选取一座山或丘陵为记。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石头或柳条建成小包,举行完仪式,敖包就算建成了。
敖包祭奠日,一般为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祭敖包那天,人们都要精心打扮一番,带着鲜艳的哈达、醇香的美酒、肥嫩的牛羊肉、雪白的奶酪、各式花样的熟面等祭品,从四面八方云集敖包。
祭祀完毕,男女老少一起欢宴,忘情地唱歌跳舞。有的青年男女借歌传情,暗送秋波,于是便有了《敖包相会》。一场狂饮欢歌之后,还要进行其他丰富的活动,这也就慢慢发展成了后来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在蒙古族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一般一年举行一次大会。除了祭敖包以外,游牧射猎的生活方式和世代征战的社会环境,使蒙古族养成了一种尚武精神。因此,那达慕大会便有了赛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的内容。后来又因歌舞的介入,那达慕大会的内容更加丰富,逐渐演变为各地蒙古族同胞的传统节日。
安代:“治病”的舞蹈
蒙古族能歌善舞,自然不乏本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安代舞便是其中之一。通辽市文学艺术研究所的参布拉诺日布告诉记者,最初的安代舞是蒙古博(萨满教)用来为人治病的舞蹈。渐渐地,这种活泼的舞蹈形式开始为普通百姓所接受。后来,大家只要听说哪里有跳安代舞的,哪怕相隔百里也会穿上新衣服赶过去。安代就这样从一种宗教仪式转变成了一种民间舞蹈。由于“节奏、韵律和骑马比较接近,因此即便是一个完全不会跳安代舞的蒙古族人,只要跟着大家跳,出一身汗也就学会了。”于是,这种舞蹈形式开始广为流传,现在逐渐发展成为广场安代和舞台安代。
87岁的根德老人,便出生于安代舞的故乡--库伦。他从小就继承了库伦人能歌善舞的特质。2000年8月,坚持练习安代舞的根德组建了由离退休人员组成的“老年活动中心乌兰牧骑(红色文艺队)”。他们经常去社区演出,还曾去东南亚一带表演,所受好评不断。根德老人说,“我们都是业余队员,我们的目标是,‘赶超专业队,赶上歌舞团!’”
在根德老人看来,安代舞不仅能娱乐生活,而且能锻炼身体。因此87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一时兴起还为我们演唱了一首蒙古族民歌《噶达梅林》。
马头琴:乐器与工艺品
唱歌、跳舞,没有乐器可不行。在人们的眼中,一种叫“马头琴”的乐器,似乎成了内蒙古的又一标识。
相传从前有一位叫苏和的小牧民,家境贫寒,却非常希望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有一天,仙女赐了他一匹白马,它跑起来四蹄生风,犹如闪电。一个黑心的王爷知悉了这个消息,便想方设法抢走了白马。不屈的白马拼命逃走,被恼羞成怒的王爷下令射杀。一天,苏和梦见白马对他说,“用我的皮、骨、鬃、尾做一把琴吧,那样我就可以长伴你左右了。”苏和做的琴便是如今的“马头琴”。
但按史书的记载,最初的马头琴叫“潮尔”,它琴杆的顶端是各部落首领的头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马头琴飞身宫廷,琴杆的顶端也换成了象征皇室的龙头。再到后来,马头琴在民间广为流传,琴杆的顶端才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马头。
记者在通辽市走访了一位改良了马头琴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的工匠--巴特。在他并不大的家中,院子里摆放着制琴的磨具,地上堆积着木屑;屋子里满是各式各样的马头琴和生产工具。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活,始于2000年。那之前巴特在一家农业机械工厂做工程师,下岗后,木工手艺一流的巴特想到了做马头琴。“不仅自己的手艺能发挥出来,而且当时儿子也快大学毕业了,也算为他找个工作。还有就是我和我爱人都是蒙古族,这也算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吧!”
巴特把以往由四块木板围成的琴箱围板变成了一块,这样不仅节省了70%的原材料,而且琴箱的耐候性增强了--天气的变化,不会像以往那么容易影响琴的音色了。他还为琴箱加了边,这样既使琴箱不容易被磨损,也起到了保护琴音质的作用。2006年9月,这个设计获得了国家专利。
现在,经常会有外国朋友过来买他家做的琴--在外国人看来,马头琴不仅是一件民族乐器,也是一件工艺品。
乌力格尔:把故事带到你家门前
乌力格尔,准确的叫法应该是胡仁乌力格尔,意思是“拉着胡琴讲故事”。广袤的草原上,一户牧民可能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旁人。和尔其(说书艺人)会拉着四胡,说着故事,来到他的蒙古包前,为牧民相对枯燥的游牧生活带来些许欢乐。
在内蒙古草原上,主要有三种曲艺形式:好来宝、乌力格尔、叙事民歌。好来宝的形式和乌力格尔很像,只是它比较短,主要是即兴发挥;而乌力格尔则比较长,有故事情节,一般一说便是三四个小时。叙事民歌也是有情节的长篇故事,它和乌力格尔的区别在于:叙事民歌整篇只用一种曲调演奏,而乌力格尔可有多种曲调构成。
乌力格尔有史可考的第六代传人--劳斯尔,这样概括乌力格尔:“一个人,一把四胡,能扮演180人的长剧。”今年62岁的他,18岁才开始学习乌力格尔。那时“一边读书,一边自学,特别是放假的时候学得更勤”。渐渐地,他觉得乌力格尔不仅是一种爱好,而且能养活自己。于是,他练习得更加勤奋了。
单纯靠自学,想要提升自己的说书技艺确实会遇到困难。于是,劳斯尔找到了他的老师--第五代大师却吉嘎瓦。说起当年拜师的那段往事,已过花甲之年的他至今记忆犹新。1966年,扎鲁特旗牧区举行那达慕大会,劳斯尔也在被邀之列。一个晚上,他去蒙古包表演好来宝,“当时老师也在。我从外头进来就开始说唱,大家都夸我说的好,叫老师收下我这个徒弟。但老师没有答应。第二天晚上,我再去找老师,我们照了个相,就这么确定了师徒关系。后来,老师开了个训练班,我就跟着学,他会帮我指出很多不足之处。”回想起当年老师的教导,他说真是受益匪浅。
现在他已经收了几十个徒弟,18岁的乌呢日齐齐格便是其中之一。出于对乌力格尔的喜爱和天生的好嗓音,她进步得很快。但是如今,乌力格尔的定期活动很少,也没固定的说书场所。青年人渐渐地被流行音乐所吸引,听乌力格尔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不免会担忧这种民间艺术的未来。但当你听到乌呢日齐齐格高亢的嗓音,一段美丽的故事就从她的口中娓娓道来时,你的担忧或许会减少许多。(撰文/本刊记者 陈飚 摄影 本刊实习记者 段崴 编辑/陈飚 段崴 来源 《人民画报》2007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