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俩孩子,大儿子前几年已参加工作,小儿子即将大学毕业。”谈起全家人的未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蒙古族居民朝鲁充满憧憬。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蒙古族人口数量、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朝鲁一样,成千上万的蒙古族家庭正享受着人口发展带来的“红利”。
内蒙古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47年,内蒙古总人口为561.7万人,其中蒙古族83.2万人。至2006年底,内蒙古总人口增至2392.35万人,蒙古族人口则增至423.83万人。
蒙古族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人口素质也显著提高。
解放前,因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加上连年灾荒,正规医院、医生、药品稀缺,梅毒、鼠疫、肺结核、克山病、布氏杆菌病、甲状腺肥大等各种疾病肆虐,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当时,内蒙古地区的广大农牧民主要依靠少量的中医、蒙医治病,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平均寿命仅30岁左右。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蒙古族居民的健康问题,不断加大医疗体系建设和资金投入,先后开展了驱梅、灭鼠及地方病普查、防治等工作,蒙古族居民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逐步提高。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学会秘书长郝树君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蒙古族居民的平均寿命已上升为64.1岁,是自治区成立前的两倍。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蒙古族居民的平均寿命已提高至68.55岁。
60年来,蒙古族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无正规高等教育,专业教育也十分稀少,小学、中学最多分别发展到377所和7所,入学人数分别为当时总人口的3.52%和0.07%,文盲率高得惊人。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教育事业尤其是民族教育快速发展,至2006年底,内蒙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平均每万名蒙古族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134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蒙古族高层次人才已遍布海内外。(记者 任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