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西藏的文化艺术:》西藏的园林:林卡-建筑艺术

西藏的园林:林卡-建筑艺术


西藏的园林:林卡西藏,建筑,园林,林卡,罗布林卡建筑艺术

林卡,系藏语,可以译为园林。但它的实际含义要广泛得多,一片丛林也包括在它的含意之内。藏族人民热爱自然,喜欢到野外的林卡中生活。每到盛夏之日,人们往往合家而出,寻找一片花木繁茂之地休憩、歌舞、筵宴。有的野营露宿,几日不返。以前西藏的贵族上层、官家、寺院、庄园大多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如拉萨大小林卡达50余处,占地7800余亩。著名的有嘎木厦林卡、尼雪林卡、喜德林卡、龙王潭、尧西林卡。山南拉加里五府的夏宫,是一处面积很大的林卡。朗色林庄园林卡内苍松古柏,垂柳翠竹,还有梨、苹果、核桃、石榴、桃以及海棠、牡丹、芍药、月季等高原少见的果木和卉。一到盛夏,树木葱笼,花草争艳。林中建有领主夏在居住的别墅。泽觉林卡是泽觉林寺活佛的夏宫,里面也是奇花异木,十分美丽。尧西林卡,为十四世达赖的家院,内有大片杨树和马兰,很有特色。在西藏众多的林卡中,以罗布林卡最为典型和著名,园林占地36顷,是七世以后历辈达赖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消夏避暑和进行宗教活动的离宫。全园分罗布林卡、金色林卡两大部分,有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米久颇章三组宫殿建筑。按功能的不同,划分成许多景区,运用树木、建筑、花草组成各种景象。园内有花木100余种,全盛时代多达300种,成为西藏林卡之冠。

宝贝园林罗布林卡

2001年12月14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5届会议上,罗布林卡获得通过世界遗产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

到西藏旅游的人们,除了首先要去朝拜雄伟壮观而又神秘的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和扎什伦布寺等藏传佛教宫庙(喇嘛庙)之外,还不能不去游赏雪域高原上独具特色的罗布林卡,那可是西藏地区惟一一座大型园林。罗布林卡的性质与清代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帝王行宫、离宫相似,是达赖喇嘛消夏的行宫。每当夏季炎暑之时,达赖便率领群臣来此消夏、处理政务,同时进行宗教活动。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的美丽景色

“林卡”为藏语,汉译为“园林”之意;“罗布”为“宝贵、贵重”之意。所以,罗布林卡有“宝贝园林”之称。很久以来,藏族城镇居民到了夏日,有去野外游乐的习惯,称之为“逛林卡”也就是游园。一般平民主要是游山川自然,往往一家老小或邀集亲友,携带帐蓬远离城镇,选择山林地带、河岸、水边、草地、鲜花丛林中,支搭帐篷,烹煮食物,饮宴歌舞,甚至过夜野宿。罗布林卡,正是这一藏族民族文化娱乐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宫苑化了,并将藏族独特的“雪顿节”引入园内,成为达赖喇嘛和僧众官员们游园的重要节日活动。

罗布林卡有一个重要特色,是从原始的纯以利用自然山川林木的园林活动,逐渐与人工造园相结合,并吸收内地汉族造园艺术的手法,营造出一个有殿阁楼台,假山亭树、林木花草、水池勾栏的藏汉合璧园林。在建筑造形上,吸收了汉民族坡面屋顶的歇山、攒尖、莹顶等形式,但整个园林的气氛仍然表现出浓郁的藏式园林建筑风格。

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罗布林卡修建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18世纪初期,这里还是一片密茂的柳树丛林,人称“拉瓦采” (“灌木丛林”之意)。拉萨河的故道从这里流经,景色甚佳,相传五世达赖在夏天曾来此消暑。七世达赖喇嘛在哲蚌寺学经期间,曾来此沐浴治病,据说疗效很好。于是当时的驻藏大臣便奏请清朝政府在这里修建了第一座行宫建筑,名叫乌尧颇章(凉亭宫),作为七世达赖消夏、治病之处,以示朝廷中央政府的关怀。1851年七世达赖又在东侧修建了格桑颇章等建筑,把“拉瓦采”正式改名为“罗布林卡”,是为建园之始。从此,罗布林卡便成为历代达赖的夏宫。每年藏历四月到九月,达赖在此消夏,处理政务,举行庆典,进行宗教活动。八世达赖时期,又相继增建了恰白康(阅书室)、曲然(讲经院)、鲁康(龙王庙)、措几颇章(湖心宫)等,到松康居仁(威镇三界阁)完工时,宫苑规模已初步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到了十三世达赖时期,宫苑又得到大规模的扩建,继续修建了珍增颇章(普陀宫,后为藏书室)和金色颇章。最后一次是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为十四世达赖修建的达旦明久颇章(俗称新宫),形成了今天罗布林卡的规模。

罗布林卡位于拉萨西郊,距布达拉宫西南约2公里,全园面积360,000平方米,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其宫苑布局,按照现存的规模可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是以格桑颇章、湖心宫和达旦明久颇章(新宫)为重点、四周用围墙围成的宫苑区;西部以金色颇章和格桑德吉颇章为重点,较为分散幽静自然。在东西两大苑区之间,是大片的林木、草地、花树,林木葱葱,花草繁茂,与万绿丛中的红墙或白墙、黄瓦、金顶交相辉映。罗布林卡的宫门是一座气势甚为宏大、极具藏式建筑风格的大门,宽大深远的藏式垂花门楼和楼顶的金色装饰,使宫苑气氛更加浓郁。

康松司伦是东部宫苑区的大门,汉译“威镇三界阁”,是一座五开间重楼三顶的楼阁式大门,为罗布林卡最早建成的景区。大门的建筑规格很高,屋顶为高低错落的三座庑殿式金瓦顶,正门旁还有随墙边门,有如内地佛寺三门之制。门前有一个石块铺地的广场,作为“雪顿节”及重大庆典时演出藏戏和舞乐之用。达赖喇嘛和僧俗官员就在康松司伦的二层楼上观看演出。

格桑颇章

格桑颇章

格桑颇章位于宫苑东区的东南角,进入康松司伦宫门之后向南一拐就可到达,1755年七世达赖时始建,初为二层,十三世达赖时又增修了第三层,为罗布林卡最早的建筑之一。格桑颇章的第一层为经堂,第二层为乃堆拉康(罗汉殿)、贡康(护法殿)及达赖的阅经室,第三层为达赖接见僧俗官员的地方。在颇章的第二层有四幅壁画,非常引人注目,内容为儿童玩耍的场面,名“婴戏图”。其中一幅是儿童杂技图,8名儿童正在作“钻圈”的表演,中有两童子手持汉文“福禄寿喜”、“增福延寿”的长条旗。另外三幅为“五童观鱼”、“五童戏耍”和“五童搬桃”。画面生动活泼,极富世俗气息,为西藏壁画中所少见。从画中儿童的服饰、发型上看,有浓厚的汉族地区绘画风格,体现出汉藏文化交流的情况。

湖心宫藏语称“措几颇章”,是罗布林卡东部宫苑的中心建筑,修建于八世达赖时期。湖心宫的布局很有特点,在一个长方形的大池内,南北分列3个方形小岛,在岛的周围和池岸绕以石栏干。这种“一池三岛”的园林布局,在汉地中原己两千多年,但“三岛”的形式较为自然错落,到西藏却整齐化了。这正是两种文化相结合的表现。在水池正中的小岛上,是一座三间歇山顶的汉式建筑殿宇,平面方形,前有宽阔的廊庑,下有高大台基和四围栏干衬托。建筑体量虽然不大,却显得稳重。殿顶饰以金色神像和金幢筒,同样表现了汉藏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特色。在水池北面的方形小岛上建有一座方形三间周回廊亭殿,重檐四角攒尖顶,殿顶采用了莹顶形式,铜瓦、金脊饰,檐下施斗棋,屋顶飞檐翘角,汉藏建筑艺术结合得非常融洽。

殿内外绘有藏传佛教壁画,尤其前檐廊柱内壁所绘绿度母像,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画技精美。两岛分别以跨水石桥相联,并从中心岛上左右以跨水石桥通达两岸。南侧一个小岛则孤立于池中,岛上只种一些树林,以保存野趣,与颐和园南湖中的皇埠墩类似。

新宫

新宫,又名达旦明久颇章

新宫:罗布林卡中体量最大的藏式宫殿

达旦明久颇章俗称新宫,位于罗布林卡东区宫苑北部,与湖心宫南北相对,中间以围墙相隔。新宫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后,l954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为十四世达赖修建,历经3年多时间才完成。

新宫坐北朝南,是一幢在罗布林卡中体量最大的藏式宫殿建筑。其平面布局极富变化,前有台阶抱厦,后为三迭折角形平面。新宫的立面为两层楼,上层两重檐相叠,平顶黄瓦金饰,甚是华丽壮观。新宫底层是一些附属功能的房间,主要房间均设在二层,正南是小经堂,东侧为达赖的宝座,北侧供三世佛。新宫的左右和后侧,均在厚墙上开梯形窗,在二层前檐则开大玻璃窗,园内景物尽收眼底。室内墙面满绘藏传佛教历史发展的壁画。小经堂之北为大经堂,中设宝座,为达赖接见僧俗官员之处。

西区:金色颇章 格桑德吉颇章

金色颇章是罗布林卡西部宫苑区重要的宫殿建筑,修建于十三世达赖时期,规模甚大,为罗布林卡三大宫殿之一。“金色”,藏语为“受宠者”,因为主持修建者是十三世达赖的亲信,人称“金色工比拉”。所以,宫殿修成后,便以金色“命名”也即“受宠者的宫殿”,这一景区也被命名为金色林卡。

金色颇章正门前有一个宽广的大广场,面积达6,800余平方米。广场正中是一条用大石板铺砌的通道,通道两旁栽种了松、柏、杏、杨等树木。宫殿前面的四棵古柏,高大茁壮,枝叶繁茂,广场四周有围墙,形成大院落。院中还种植了玫瑰、牡丹等花卉,景色极佳。金色颇章的建筑亦富丽堂皇,宫前长廊及宫内建筑无不雕梁画栋,黄色屋檐,金顶装饰,白墙红檐下边玛草装饰,高低错落,与周围的绿树丛林相掩映,构成一幅优美的高原雪域园林图画。

金色颇章为三层宫殿建筑,底层为大经堂,是十三世达赖接见僧俗官员、社会人士的地方,第二层为受接见人士的休息室,第三层是举行“八解脱律义”宗教仪式的地方。

格桑德吉颇章位于金色颇章的西北侧、罗布林卡的西北角,也是附属于金色颇章的一座小型宫殿。它处于四周丛林环抱、泉水浸出的环境之中,更显幽静。在它的旁边,后来又开辟了水池、亭栅、假山、小桥等园景,成为罗布林卡中仿效江南园林造园法的景点。然而虽仿江南,有假山水池,但凉亭水榭的形式,让人一望而知是藏式风格,具有浓郁的藏族建筑文化特色。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举办欢度“雪顿”节的节庆活动

天然林卡中的“雪顿节”

除了宫殿楼阁,林园中大部分是天然林卡景区。藏族民间有“逛林卡”的传统习俗,罗布林卡作为继承其特点、政教合一的宫苑,保存天然景色自然十分重要。现存宫殿周围,绿树成荫,香花遍地,林木花草占地面积达全园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为各种文娱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除了平时经常开放之外,最为热闹的就是"雪顿节"了,届时,拉萨城内外的市民倾城而至。

雪顿节是拉萨每年六七月间的隆重节日。“雪”在藏语中为“酸奶”之意,“顿”是“宴会”的意思,雪顿节即是吃酸奶的节日。后来雪顿节的内容逐步丰富,不仅吃还要玩。人们吃酸奶和其他各种食品,跳舞唱歌,还有藏戏的会演,是除去藏历年以外最热闹的节日。这个节日在日喀则叫“色本钦颇”,时间稍晚一点。

在17世纪以前,“雪顿”活动纯是一种祭神的宗教活动。按照佛教的清规戒律,夏天有几十天出家比丘不许出门,到了开戒的日子,他们才得出寺下山,世俗百姓此时要准备酸奶施舍给他们。这是最早的“雪顿”活动。17世纪中叶,清朝政府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雪顿节也正式形成,并增添了演藏戏等内容。最初达赖住在哲蚌寺时,以该寺为中心,称之为“哲蚌雪顿节”;后来布达拉宫建成,演戏等活动移到了布达拉宫;到18世纪初,七世达赖的夏宫罗布林卡建成,又移到罗布林卡,并允许平民僧众入园观看。藏历六月底,各地藏剧团先到布达拉宫报到,然后赶往罗布林卡正式演出,一般有6个“扎西雪巴”(戏班子)和一个“卓巴”(舞班子)。噶厦政府的官员要集中去罗布林卡陪达赖看戏,中午设宴、宴会中上酸奶,作为节日标志。

如今,罗布林卡的雪顿节内容更加丰富,各种文娱活动、商贸物资交流,应有尽有。拉萨几乎倾城而动,要热闹好几天呢。

罗布林卡已列入国务院全面维修的规划中,目前已进入勘察阶段,顺利的话,今年下半年即可启动工程。(资料来源: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点击搜索与:西藏,建筑,园林,林卡,罗布林卡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