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献艺第一人 武术教育家张文广
张文广,1915年1月15日出生,河南省通许县人,回族。当代武林泰斗,武术教育家,著名武术教授,当代“武林三泰斗”之一。被称为武术界的巨人,高山仰止的武林不老松,永远屹立于武术之巅。是他,在德国柏林第一次将中华武术的魅力尽情散播;是他,第一批获得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是他,在北京体育学院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武术系;是他,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武术硕士研究生。
张文广自幼喜欢武术,从1929年起跟随近代查拳大师常振芳老师钻研查拳体系的各种拳械套路。1933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系统地学习了长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术器械,以及摔跤、拳击、散打、短兵、长兵等众多对抗性项目,系统地掌握了武术各流派的特点和风格,善于套路演练,又长于对抗搏击。
30年代,曾多次获得全国武术、摔跤冠军。1935年被选为南洋旅行团武术队队员,赴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表演。1936年4月,荣获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武术选拔赛男子组第一名。同年6月,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武术队队员远赴德国柏林、法兰克福和汉堡等地表演。他的查拳、梅花刀、锁口枪刚健潇洒,动迅静定,令人叹服,第一次成功地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宣传了中华武术。
从1936年起,张文广走进校园,在各类学校教授武术。1953年开始在北京体育大学任教武术,并和同仁一起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武术系,长期担任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其中包括被誉为“当代武林四头牛”的吴彬、门惠丰、夏柏华、张山。此外,他还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武术硕士研究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张文广领导、组织和参与了众多重大的国际、国内武术竞赛,是武术、举重、摔跤等三个项目最早的国家级裁判员。曾负责组织、领导过在河南省、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云南等省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或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担任过多届国内外重大运动会武术比赛总裁判长、仲裁主任等。
多年来,张文广一直广泛地进行着国际武术学术交流和传播工作。先后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武术专家、代表团团长等身份出访。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武术学术交流活动结交了许多朋友,很好地宣传推广了中国武术,使武术运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及世界各地蓬勃开展。
张文广还在工作之余编著出版了《中国查拳》、《查拳综合套路》、《中国查拳典型器械套路》、《中国式摔跤》、《广播太极拳》、《女子防身术》、《散手拳法》、《弹腿》等十多种武术专著,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武术学科组组长。从实践到理论为武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鉴于张文广对武术发展的杰出贡献,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给他“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武术教授之一,1998年被授予中国武术九段。
神拳大龙蔡龙云
蔡龙云,武术家。山东济宁人。曾任上海华联同乐会体育部武术教练。建国后,历任上海武术界联谊会常务执行委员,中央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武术队政治辅导员,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级武术裁判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擅长华拳、少林拳、太极拳和形意拳。1943年和1946年在上海先后以中国武术击败外国拳师马索洛夫和鲁索尔。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上获优秀奖。主编有《武术比赛规则》。著有《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少林寺拳棒阐宗》、《五路查拳》等。
蔡龙云是我国著名的技击家、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他1929年生于山东济宁,出身于武术世家,是我国武术前辈蔡桂勤的儿子。
济宁地近梁山,盛习武之风,多义士侠客。蔡家历代好武,相传武艺,享有盛誉。蔡桂勤身材不高,外貌不扬,看似瘦骨嶙峋,实却武艺高强。他的拳,出手敏捷如电,力似千钧,打遍山东,未逢敌手,人称“拳魔”。他还精熟长短兵器和擒拿诸技。使用暗器快似闪电流星,也是他的绝招。本世纪初,在晋、陕、甘、宁及大江南北,说起蔡桂勤,武术爱好者无一不晓。蔡桂勤十八岁应招到苏州锦源镖局效力,曾屡次到强盗出没的西北一带走镖,从未出过差错。蔡龙云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四十年代,上海人民受着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那些洋人向来看不起中国人,更看不起中国武术。他们耻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那些搞武术的人是“走江湖”、“耍拳头”的,“中国武术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因此,西洋拳击界的一伙人曾多次向中国武术界进行挑战,试图比个高低。1943年12月,又正式提出要与中国武术界进行对抗赛,这一挑战,激怒了整个上海武术界,以著名武术家王子平、蔡桂勤为首的武林前辈,为了给中华民族争气,依然决定应战,并选出八名选手和他们决一胜负。在这八名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就是蔡龙云,当时他刚年满十四岁。蔡龙云出生在武术世家,四岁时便跟随父亲习武,受着严格的家教和训练。他练起“迎面三脚”、左右腿,常常一练就是一百次,一口气三百腿,有时摔倒在地,也要爬起来再练。“马步桩”一练就是半个小时。由于他的好学肯练,打下了扎实而深厚的功底。九岁那年,蔡龙云的拳术已相当精熟。迎面三脚、八步连环、罗汉十八手、少林疯魔棍,这些难度较大的功夫,他都练得得心应手。当他还在念初中时,就已练得一身好武艺。以后,蔡龙云来到上海,广拜名师,又学会了各种少林、形意、八卦套路。当然,他最拿手的还是祖传的华拳。华拳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古老拳种。蔡龙云操练的一套华拳,讲究动迅静定,式正招圆,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十二套拳路,具有刚猛、飘逸、挺拔、俊美的风格。一位武术老前辈,曾这样称赞蔡龙云的查拳:“动如本獭,静如潜鱼,进如风雨,退若山岳。”后来,蔡龙云击败马索洛夫,应用的就是华拳和少林拳的拳法和腿法。在他的身上确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听说要与外国人打擂,压抑在蔡龙云心头的怒火和激情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他激动地对父亲说:“让我参加吧。”父亲说:“你的年龄还小,等长大了再说,仗有你打的。”“不,咱得为中华民族争这口气!”蔡龙云斩钉截铁地说。满怀民族自信心的父亲被他说通了。可是还有母亲。因为蔡龙云是独生子,母亲对他登台打擂,实在放心不下,板着面孔说:“出个万一怎么办?”蔡龙云请来父亲帮忙,在父亲的耐心劝导下,母亲终于被他说通了,他积极准备,决心战胜洋人,为中国人争口气。
1943年的12月8日,上海各报纸发出这样一条消息:“国术亦为国人所重,惟中西同冶一炉,则殊属空前之创举。十三日晚八点在回力球场国术与西洋拳举行对抗赛。”消息一发出,顿时轰动了整个上海。五十、七十、一百、一百五十元四种门票被一抢而空。看热闹的,助威的,把一个三千多人的回力球场挤得满满的。
经过抽签,蔡龙云的对手是西洋拳击界名手、俄籍拳师马索洛夫。马索洛夫年约三十,体格魁梧,技术全面。当他步入赛台,那股傲慢的神情,使得不少观众为蔡龙云提心吊胆:“这么小的孩子能对得过我么个大个子吗?”而蔡龙云面对强手,面不改色,不心跳。他牢牢记住父亲在比赛之前对他讲的话:“为了咱中国人的尊严,要灵活多变,沉着应战,一定得把洋人打败。”
“当”的一声,锣声响了,马索洛夫凭借他那高大的身材象猛虎一样向蔡龙云扑来。蔡龙云为了试探对方的实力,有意露出破绽。接着马索洛夫用直拳连续猛击蔡龙云的脸部。机智灵活的蔡龙云一面左躲右闪,一面注意观察对方的拳路。抓住对方的破绽后,用少林拳的“连环”手法和华拳的“迎面三腿”向对方反击。他长短拳法兼用,上下连环兼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变幻莫测。“迎面三腿”用得更为精妙,使对方防不胜防,马索洛夫的头部不时地受到重击。在蔡龙云的连续重击下,马索洛夫难以招架,一次又一次地被击倒在地,上场时的那种傲慢劲已无影无踪。这时,蔡龙云抓住有利时机,步步逼进,趁胜追击。不出五分钟,刚打了两个半回合,马索洛夫已被摔倒十三次。第三个回合即将结束时,马索洛夫孤注一掷,倾尽全力,猛然突击,朝蔡龙云脑门狠狠冲出一拳。蔡龙云早有准备,一个下蹲,避开拳锋,尔后看准破绽,乘隙飞起一脚,正中对方腹部,只听得“啊”一声,马索洛夫高大的身躯晃了两晃,倒了下去。“......七、八、九、十”,裁判员数到十秋,马索洛夫躺在地上仍无反应,蔡龙云获得了胜利,回力球场内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比赛全部结束后,《新闻日报》以“中西拳击对抗,中华队获大胜”为标题,发表了:“中国队以五胜二负一和获得大胜”的消息。他们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气,他们为中国武术界扬眉吐气。因他的小名叫“大龙”,故蔡龙云被武术界誉为“神拳大龙”。
可是,战败了的马索洛夫并未甘心,他四处扬言,我们西洋拳击是用拳不用腿的。他向蔡龙云挑衅:“不用腿你敢打吗?”蔡龙云坚定地回答:“敢!”三年之后,马索洛夫挑起美国重量级拳手鲁塞尔(黑人)与蔡龙云打擂。三年来蔡龙云从未停练,技术上更加娴熟。经过较量,他用中国华拳、少林中的拳法,又战胜了鲁塞尔,再次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威力。他的武功技艺威震上海十里洋场。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在赠给他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少林拳击世莫当,动迅静定力蕴藏,蔡君得之制强梁;柔非终柔刚需刚,刚者先折柔转强,妙门洞辟唯东方;技与道合乃有此,一洗东亚病夫耻。”
当时的蔡龙云,心情激动,信心百倍,决心在武术事业上为中华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可是在反动统治阶级统治的旧中国,民族体育受到压制,蔡龙云的特长无法施展。
全国解放后,民族体育项目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重视,蔡龙云才有抬头之日。1952年,他光荣地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代表大会。1953年他作为华东区的代表参加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运动会。在这次会上他以“华拳”,“峨眉刀”、“华拳对打”获得金质奖章。1954年他又首批进入国家武术队,后担任国家武术队队长。自1957年至1960年,他在国家体委同其他同志一起担任了武术的整理研究工作,和同志们一起起草了第一个《武术竞赛规则》,进行初级刀枪剑棍拳书籍的编写,并对广州、浙江、少林寺、武汉等地的武术进行了考察。1960年1月,他担任了上海体院武术教研室的负责人,1978年他被提为副教授。198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年来,在全国的历次武术比赛和表演赛中,他由一个普通的运动员,成了一个熟练的裁判员,担任过裁判长、副总裁判长和总裁判长。
在理论的研究上,蔡龙云也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他撰写的一至五路《华拳》、《五路查拳》、《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剑术》、《少林寺拳棒阐宗》等,都博得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马前三刀何福生
1928年3月24日,原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正式成立。庆祝会上,许多武术名家和好手,跃登舞台,竞献技艺。
有这么一个表现武术家功力和技巧的节目,至今仍使人记忆犹新。那是由被誉为“千斤王”的王子平仰卧台上,双手挺举一副石担,依此势在他身上再垒叠着四名手举石担者。而后,再由一名轻灵、敏捷的青年攀登上那叠起的“罗汉”顶端,之间这个青年双手在那最上面石担杠上一握,双手缓缓举起,笔直地倒立在上面。随后还轻巧自如地变换着两腿的姿势,时分时合。“好功夫”“好功夫”这精彩的表演,使得台上台下都轰动了。人们既称赞“千斤王”的神力,也赞誉这青年的鼎技。
“拿大鼎的人是谁呀?”不少人发问。
“玉山的孙子何福生!”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何福生已是我国当今的著名武术家、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国家级武术裁判员、云南省武术队教练。
当时,他才十八岁。一个面带稚气的青年,怎么能与久负盛名的武术家王子平同台献艺呢?原来何福生出身于武术世家,祖父何玉山是查拳名家,与著名武术家马良、杨修鸿、王子平、于振声、马金镖、王占坤等同创上海中华武术会。何福生六岁时便从祖父习武,又得诸名家的指教,经过十二年的磨练,武术基本功扎实,查拳一技娴熟。国术馆成立那天,他也来献技了。
1928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国术国考中,何福生获得了刀、枪、剑、棍套路比赛的优秀奖。次年,他被录取为国术馆第三期教授班班的学员。由于入学考试成绩优异,还取得公费学习的资格。从此,何福生正式步入武坛,并逐渐跻身于武林俊彦之列。
入国术馆后,他在王子平的指教下,继续精研查拳。并在马英图、黄柏年、姜容樵、朱国福等分别教授下,深得八极拳、形意拳的精髓。此外,他还研习散手、摔跤等科目。
通过一个时期的学习,各项拳技大为精进。从第二学期开始直至毕业前的一年半里,他以连续保持全馆季考、期考全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而载入国术馆史。
国术馆的学员多为当时武林好手,考试的项目有套路、散手、摔跤三项。能在全馆的考试中取得全能名次已不易,何福生竟能年年夺魁,更非易事。
他擅长摔跤,有“马前三刀”、“何快摔”之称。那是他进国术馆后,在驰名跤坛、号称“四大金刚”之一的杨法武亲自教练下,倍下功夫练就的。他的摔法特点:一是快。在与人较技时,往往是抢到对手的“把”,即用摔技,且常奏效,这神速、利落的摔法使对手猝然不及。二是变。他摔技多,但力主精,可在对方应变中再变,以精炼的招法取胜,使对手顾此失彼、防不胜防。他最拿手的绝招可称“破脚”“抹脖”“手蹩子”三式再带“剪腿”的联欢摔法。又常有新变化;忽而左三刀,忽而右“三刀”,竟能左、右式变换运用,使对手在那变幻莫测的左、右“三刀”中败下阵来。
何福生的身体条件与那些国术馆学员中的彪形大汉、虎背熊腰者确要逊色多了。可是他竟能在强手林立的全馆考试中每战必捷,这自然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好学。他在国术馆三年的学员生活中,遵循“闻鸡起舞”的古训,矜持凌晨四点起床练功。他争得多炼、勤练的时间,用水滴石穿的精神,克己条件之所短,扬己技艺之优,终于功到艺成,他还爱好书法,多年来,武术界想他求字者不少,他总是以草书“闻鸡起舞”相赠,勉励习武者,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何福生善书发法还曾惊动过日本的武术界。那是1980年他随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时,在一次访问日本剑道馆的表演后,馆长好书道,请他留一幅字,当时他毫不介意,挥笔而就。未料想日馆长竟尊请书写“剑道”二字,他推却不了,只好铺纸于地,大笔挥书,字迹苍劲潇洒,显示了中国武术家的劲力。此事一经传出,每次表演后,要求签名、写字的日本人蜂拥而来,应接不暇,有时在短短的二个小时的交流会上,他竟要写一个半小时的字。虽然何福生访日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在四十余场表演中,场场不落,功力所现,为日本朋友所倾倒。其实,何止这时,他的拳艺早在半个世纪前已名扬国外。
1933年和1936年,中央国术馆曾两次组织“南洋旅行团”。何福生随团先后访问了香港、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他们的精彩表演,轰动了南洋群岛。那时,年富力强的何福生表演的项目多,技术硬,倍受观众欢迎。
在新加坡的一场表演中,他与温敬铭的“空手枪”,配合默契、招式逼真、干净利落,博得全场观众狂热欢呼,在观众的掌声中,他们连续返场表演七次。尽管何福生功力深厚,这次确感乏力了。但从侨胞和异国人民的热情中,他深为中华民族有此瑰丽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也为中华武术引世人瞩目而感到欣慰。他又精神抖擞地走上台去,表演了他的拿手查拳“九龙摆尾”。
1931年何福生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中央国术馆,随即留馆任教。1933年受聘任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武术教师。当今国内外武术名家,出于何福生门下的不乏其人。有的是国内著名大学的教授,有的在台湾是高级体育研究员,还有的是美国的体育博士,也有任新加坡国术总会顾问、高级体育督学等等。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但是,他极少向人说起这些事,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经历。他在谈及旧时的学生总赞叹说:“他们才是青出于蓝而盛于蓝呀!”对在台湾和旅居国外的旧日学生,满怀深情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共图振兴中华武术大业。
何福生为武术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大半生,所做的贡献不小。自1958年担任云南武术队教练后,在培养苏自芳、胡宝林、贾文琴、玉班、李海燕、朱刚平等当今武坛矫将方面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呢!1972年,他虽已六十二岁高龄,依然自告奋勇,承担起重建云南武术队的重任。那时,没有训练场,他就带领学生拉滚压场地,夏天的中午还亲自浇水,让场地散热,便于学生训练。为了围建场地栏杆,他学会了电焊,自己动手焊接。白天他当教练,晚上还当文化教员,给运动员上文化课。他“三员一体”,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十余年如一日。
他身体力行,是运动员的表率。从1958年开始,他经常代表云南队参加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1962年,他虽年过半百,还获得一等奖;1977年他年近古稀,在内蒙古比赛时获太极拳第二名,对练项目也进入了前八名。云南队每年有下基层为少数民族表演的传统,何福生不但带队下去,而且他的形意拳和对练项目成了每场必演的压轴戏,几年来,西双版纳、瑞丽、昭通、大理等地的傣、白、缅甸等族的人民,无不知晓这位老当益壮的武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