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泉州南少林最早见于《万年青》"白眉道人奉旨大破少林寺"。清末成书《少林拳术秘诀》
泉州南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据清代《西山杂志》载,该寺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历史上该寺几经兴废,至清乾隆年间被焚毁。一九九二年十月在原址重建,至一九九七年建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二OO二年开始在大雄宝殿正前方复建天王殿,此为泉州南少林寺史上的第四次重建。
泉州南少林寺以南少林武术闻名于世,有五祖拳、五节花拳、五枚花拳等拳种,构成了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拳术系统,是泉州南少林历史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中的宝贵遗产。
复建后的泉州南少林寺组建了武僧团,苦练绝世惊世武功,其成就引起了海内外武术界、佛学界的高度关注,更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弟子前往拜师学艺,其中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弟子和来自欧美的“洋弟子”正越来越多。
此前,泉州南少林武僧已先后向世人展示了“一指禅”、“水上漂”、“铁头功”等绝世功夫。
今日展示“排打”功夫的释振清师傅是泉州南少林复建后的第三代“振”字辈弟子,祖籍广东。
排打是一种硬功,是少林寺七十二项绝技之一。释振清师傅说:“在刚开始练的时候,每天要用一把竹筷棱角敲打全身,每次都要打四百下以上,配合内功练习,每次都会敲得又红又肿,然后抹上药酒,第二天接着敲。”
表演开始了,只见一名少林寺弟子拿起长达九十厘米,直径五厘米的实心木棍分别击打释振清师傅的背部、肚子、两手上臂、两大腿和头部,共打断了七根木棍,引来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来自香港的游客更是发出惊叫声。
据该寺方丈、武僧团团长释常定介绍,今后几周,每逢周五上午,该寺都将向游客表演一种已练成的惊世武功,如蛤蟆功等。
据悉,以南少林武术为代表的泉州武术界已与四大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武术团体建立了友好联系,为光大中华少林武术,增进泉州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传统友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南少林地址新探 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南少林寺遗址位于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
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据考,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据考,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
1986年至1988年,原莆田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座湮灭了几百年的寺院遗址,经过认真发掘,发现了5个刻有“僧兵”、“诸罗汉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史载,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据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福建省考古队对九莲山寺院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真觉大师 革隹 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长兴四年岁次癸巳正月”等字样的南唐陶质鸱尾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1992年4月25日,南少林遗址论证会暨重建莆田九莲山南少林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12月8日,九莲山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开始向海内外开放。
为了更好发展莆田南少林,2007年莆田南少林寺恢复宗教活动。 1986年,莆田市在西天尾镇北部层峦叠嶂中的九莲山麓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以及五口建造于北宋年间的大型花岗岩石槽残碑、石柱等,学者们从石槽长226厘米、宽100厘米,槽旁刻有“诸罗汉浴煎茶散”字样,判断这是僧兵治疗伤病用的石槽,又从残碑、石柱上的“林泉院”、“寺山界”字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重达数千斤的宋代石槽,槽上刻有“当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推测此遗址可能是南少林寺遗址。
九莲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间盆地,居九华山脉中段,地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山间盆地小平原,耕植可以自给,大本营离各个隘口不过数里之遥;且坡度平缓,如有军情,到隘口凭险据守不过片刻功夫。从地理形势上看,林山实在是个易守难攻的藏龙卧虎之地。寺区周围有朱山、樟江、寨头等10多个山寨。目前各寨遗址均存。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三、四十米颇为壮观的山涧瀑布。少林寺遗址正处在九莲山盆地的中心,寺院的基地有两三万多平方米,十方丛林的气度可想而知。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深为忌恨,遣兵焚毁,莆田南少林寺从此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他根据先辈叮嘱,暂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现在,莆田南少林寺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山门以及赵扑初题额的“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周围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南少林寺,形成气势昂扬的寺院群落,重现了当年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度。唯一的遗憾是所有记载只是“林泉院”的痕迹,并无记载“少林寺”的字样,还是不能服众。
香花僧与南少林
福建南少林究竟在哪,各有其说。莆田、泉州、福清、仙游皆声称南少林在其境属。其实,南少林的扬名是在入清以后,是因为南少林在抗击清兵的战斗中,立下了不朽功勋,所以为世人所传颂。“南少林”难以以名号而定论,其最具特点的象征就是僧兵。“僧兵”,顾名思义就是既是兵也是僧。许多明朝将士,不愿臣清者,不愿剃发易服者,为僧、道者甚众,因而产生了闽南、粤东特有的香花僧与香花道士。一些近代史学家依据天地会的文献《会簿》论及天地会相传创建于莆田县九连山少林寺和僧兵在莆田留下的史迹,认定南少林即为九连山少林寺。然而,在福清、泉州、德化、漳州、东山、诏安直至粤东的潮汕,皆留下僧兵抗清的史迹。
多年来,笔者在研究天地会的起源问题上,发现了南少林是天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少林的成名,也是通过天地会的发展、壮大及后来外逃而传播海内外的。南少林是香花僧的代称,哪里有香花僧,哪里就有南少林,哪里就有洪门。
在现已发现的所有的天地会《会簿》中,发现南少林与福清市黄檗山万福禅寺有着莫大关系。黄檗山万福禅寺,始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5年),由六祖慧能法嗣正斡禅师创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倭寇之乱,堂宇尽毁。后来,相国叶向高(福清人)奏赐万福禅寺之号,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敕赐藏经全部并帑金300两、紫衣3套。崇祯九年夏,隐元承之,成为临济三十二代传人。于是大兴土木,拆月台重建大雄宝殿于旧址之上。
清兵入闽之后,隐元禅师为报明朝厚恩,抗清扶明,广收明朝遗老、志士、文臣、武将,僧众倍增,达数千之众。是僧、是将、是兵一时也难以说清。在万福禅寺遭受清兵洗劫时,隐元、费隐率僧众奋起抵抗,费隐在奋战中,被砍断右臂。万福禅寺遭清兵洗劫,隐元禅师苦心经营的宝刹毁于一旦。这悲壮的一幕与天地会《会簿》“西鲁序” 所描述的洗劫少林寺如出一辙。寺毁僧逃,隐元与僧众纷纷退向莆田、仙游、泉州。有的继续南下,集结于闽、粤交界山区,投入了诏安二都山区的“万氏集团”,共同抗清。故而这样的和尚不姓“释”而姓“万”,称万和尚。从《香花僧秘典》“少林千古山门灭,暗下奔逃至南寮(唐代以来对漳州、潮汕的特称)”的诗句得到验证。隐元禅师退至莆田的永庆禅寺,积极联络莆田的抗清志士郑郏(字奚仲,号皆山),郑郏所著的《皆山集·乐部》中有“将入麦斜,取道永庆禅寺,晤隐元对谈三日,别后赋寄”。由此可以看出他与隐元的关系。
随着清兵的追剿,皈依临济门下的将士、文臣纷纷往南退却。汇集闽、粤边界山区。由于人数众多,生计维艰,因此临济门下,也就出现了中国禅宗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特殊僧人——香花僧。香花僧分两派,沿海的香花僧为“日”派,山区的僧人为“月”派。结合为一则是“明”字,表示志在复明。这种休闲时是僧,参战时是兵的特殊僧人即是南少林僧兵。香花僧人既可削发亦可留发,腥、荤无忌,娶妻生息不禁,三教合一同祀。因为是特殊环境迫使他们遁入空门,所以也就成了特殊僧人,与其他禅派大相径庭。香花僧文武同修,能文善武,所收传人择其长而教之,文臣教文,武将授武。山区好武功一直流传至今。为了生计,他们化整为零,各寻栖处,连一些本非僧人居住的庙宇,如关帝庙、城隍庙、玄天上帝庙、圣王庙、妈祖庙等,都住上了香花僧。他们相互联络,在民间做法事,以为生计。法事科仪与佛教又不完全一样,香花僧参插有武功表演,唱赞优美,配有鼓乐笛箫,音韵依然保留莆仙戏唱腔,因此这种僧人,在闽西南、粤东、山区颇受人民喜爱。
香花僧以闽、粤交界山区为根据地,再向全国各地发展。后来,清政权的逐渐稳固,并对天地会加紧镇压,使他们只得走向我国台湾和东南亚各国。福建南少林也随着天地会的向外发展而传播,因而名扬天下,为世人所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