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技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源头,但不是唯一的源头。世界上各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创造了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都有击技,但都没有发展成为中国武术这种具有艺术色彩的隆身运动。西欧古代的剑术演变而为击剑运动。击剑有重剑、轻剑、佩剑、花式剑等,其基本动作都是击刺。它和中国剑术的艺术色彩相去甚远。中国武术除去击技之外,还吸收了武舞和技巧,才成为具有美的运动。所以舞蹈和技巧也是中国武术之源。
于戚舞、大武舞,都是古代集体的武舞。另外还有单人的武舞,如大象、大夏。据《礼记·内则》上规定,奴隶主子弟年满十五岁就要开始学武舞。奴隶社会是十分重视舞蹈的,在各种祭祀和宴礼中都要跳舞。如祭山川时跳兵舞,祭社稷时跳帗舞,祭四方时跳羽舞,祭旱神时跳皇舞,朝廷礼会时举行“公庭万舞”,宾朋宴会时举行“蹲蹲舞我”、“屡舞僛僛”,甚至在射箭完毕时要随着音乐节拍“兴舞”,在奴隶社会,这种广泛开展舞蹈活动,使舞蹈在社会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并推动了舞蹈向各方面发展。到了战国未年,剑术和舞蹈结合,就创造出了剑舞。《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会,范增要杀死刘邦,唆使项庄离座舞剑。“庄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伯为了要救刘邦,“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翼沛公”。这表明,这种剑舞既能作单人舞,亦能作双人舞,进退击刺必有一定之规,才能互相配合协调,达到赏心娱目的目的。
唐代的舞蹈吸收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的健舞,使舞姿更为丰富多彩。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写舞剑器的情景是,“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电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雄壮的舞蹈给观众的感受是“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唐太宗统一天下后创作“七德舞”(又名秦王破阵乐),“教乐工百二十八人,披银甲执戟而舞。舞初成,观者皆扼腕踊跃”。舞蹈艺术不仅能给人极深的感染力,还能给人以美的启示。如《明皇杂录》上说:”开元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历代名画记》上说:“斐旻善舞剑,道玄(吴道子)观旻舞剑毕,挥毫益进。”由此可见,唐代的舞蹈在社会上已有极大的影响。
斐旻是唐代有名的剑舞家。他的剑舞与张旭的草书、吴道子的绘画,被时人称之为”开元三绝。《独异志》记载,斐旻的剑舞,已不仅仅是配合音乐节拍的击刺进退,而是揉合了杂技的技巧表演,“旻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下。观者数于人,无不悚惧。”斐旻剑舞使观众悚惧的,是高数十丈的剑投空而下。这种掷接兵器的技巧,在南北朝时属于杂技表演。《洛阳伽蓝记》记载:“有羽林马僧相善角觝戏,掷戟与百尺树齐。虎责张车渠掷刀出楼一丈。”斐旻把这种杂技技巧揉合于剑舞之中,遂使剑舞更为生色。
宋以后的武术套路,不仅有掷接兵器的技巧,还有翻筋斗、打旋子、劈叉、软翻等技巧动作,更使得表演惊险神奇,热烈感人。
斐旻的剑舞已具有武术的特点,它既有左旋右抽的击技,又有舞蹈动作,还有掷接兵器的技巧,为以后的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剑舞的发展演变过程来说,舞蹈和技巧都是最初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