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运动,它是一种可以独练,可以比赛,又可以表演的运动项目。它既具有击技的实用价值,又能起到全面增强体质的健身作用,并在造型和套路中又具有表演的艺术美。
中国武术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击技、舞蹈和技巧。击技是主体。舞蹈和技巧揉合在击技之中,一招一式,既具有身体灵活的技巧,又具有艺术的美,这种美的运动和运动的美,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许多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有石斧、石刀和石矛头等兵器。有了兵器,就有使用兵器的方法,这就是击技的起源,掌握击技的本领在古代叫做武艺。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君都大力提倡武艺。据《荀子》说,“齐人隆技击”。齐桓公的宰相管仲,曾下过命令叫各乡把“有拳勇股肱之力者”,推荐给政府任用。《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了,栖于会稽,练兵复仇,遣使聘请越女,“问以剑戟之道”。《庄子·说剑篇》上还记录了当时剑法的要领:“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失之以至”,成为后代剑法的基本要诀。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叙述其先业时说,“司马氏在赵者,以传剑论显”。图穷匕首见这一典故是很有名的,它说的是战国末年卫国人荆轲游说燕国,燕太子丹尊他为上卿,派他去刺秦王政(即秦始皇)。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他带着秦逃亡将军樊于期的头和夹着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在河南南阳唐河发现的一块汉画像石,内容似为荆轲刺秦王图。画中三人,自右至左为荆轲、秦王、秦舞阳。荆轲左手握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刺之。秦王抽身站起,横剑欲还击。这些史料都说明,击技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军事家不仅认识了练习击技可以直接提高作战能力,而且“可以强士体”,提高军队成员的作战素质。这就为击技的广泛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击技中的攻防技术是一对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每出现新的进攻技术,就会有新的防守动作,每出现新的防守动作,就会有更新的进攻技术。我国古代的攻防练习最早就是采用对练形式,这就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传说在夏代禹王时就有了“干戚舞”。干就是盾牌,戚就是斧头。一个是进攻的利刃,一个是防守的坚器。一手执干、一手执戚而舞,象征着攻防技术的同等重要。周武王伐商胜利之后,创作手执兵器,“列成战阵,以象击刺”的大武舞。这是由攻防练习演变成的大型舞蹈。在汉画像石的图象中,有许多兵器对练图,有长兵器的对练,有短兵器的对练,也有短兵对长兵的对练。兵器对练是一种很有趣的练习,双方真真假假,不让对方探知虚实,于是就变化出许多新的动作。徐州博物馆藏有一块汉画像石,是四幅连环画式。其中一幅是两人各执长兵器对练,其它三幅各有四人,象是去看比试,又象是看了后边议边走。这一图象反映了汉代的兵器对练已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又如在山东微山县发现汉代格斗画像石,图中两人,左边一人执刀、盾,右边一人执刀和勾镶,两人对打。在南阳唐河县发现的汉代搏击画像石,图中两人,左边一人头戴冠,着长衣,双手执钺,钺折人仰,欲倾于地,右边一人冠抛于空中,瞪目张口,手执长剑作搏击状。画像十分形象生动。另外,在江苏徐州和河南京阳还发现了长兵器对短兵器和徒手对长兵器对打的汉画像石。
汉代的角觝戏是饶有兴趣的。汉武帝元封三年举行了一次大会演、长安城附近三百里的人都赶来观看。角觝戏是一种配上音乐的化妆武打戏。但其基本形式却是“两两相当”的对练。《西京杂记》说:“三辅人俗用以持刀为戏,汉朝亦取为角觝之戏焉。”汉代的兵器对练也成为武打的内容。角觝戏的流发展,成为武打戏,但其对练形式却是后来武术的发展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