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走廊似一条超越时空的彩练,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独特的地域,复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辽西木偶艺术融雕塑、雕刻、美术、头饰、服饰等艺术于一身,具有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及舞台装置等多重性。它把各类舞台表演艺术与木偶操纵表演有机结合,成为了典型的跨越语言障碍的表演艺术,长久以来吸引和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培养了一大批热情观众。辽西木偶戏2006年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2月锦州市木偶团团长王娜被文化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西木偶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辽西木偶艺术的渊源可追溯到解放前,表演主要传承人是已故的关剑青老先生。1926年出生的关剑青是辽西木偶艺术表演的第一代传人,他是民间班社悬丝木偶艺人,代表作为《平顶山》(即三打白骨精)。关剑青在解放前四处流动,后辽西文工团将关剑青接回锦州,成立新中国第一个国立的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
1953年,在华的前苏联专家提出要看看中国木偶剧团的表演。但当时谁也不清楚有没有国立木偶剧团,于是各部门马上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在东北三省仅有“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这一专业团队,这个剧队就在锦州。剧队连夜调往京城,为专家们演出,并受到肯定。同年,文化部决定将辽西木偶剧队一行23名队员调往北京,1955年5月5日成立了今天的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可以说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的班底在锦州。
几十年来锦州的木偶艺术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也经历了几番大起大落的艰难历程。对于木偶表演的传承,作为第三代传人王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始终坚守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从木偶团的成立,半个多世纪,一直坚守到今天,并且还把木偶艺术这朵民间奇葩发扬光大,赋予她新的生命力。
王娜是1975年参加新成立的郊区木偶剧团。1981年,锦州市决定接收郊区木偶团,成立锦州木偶剧团。但进入80年代末,在文艺改革的大潮中,锦州木偶剧团又一次受到致命的打击——剧团被撤销。在没有剧团的日子里,王娜自费观摩全国木偶大赛,结交业内名人,专心研究木偶创新。1994年,王娜研究制作了人与偶节目,就是打破传统表演方式,人与偶一比一的平行表演方式,表演华尔兹。后锦州市木偶制作专家索万金老人又为王娜制作了软体木偶,参加了木偶之乡泉州的国际木偶节。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国内至今还是惟一的平行表演的巨偶。
2000年,锦州一批热爱木偶艺术的演艺人再一次举起了“锦州木偶剧团”的旗帜,顽强守护并发扬这项传统民间艺术。王娜带着剧团勇敢闯市场,自己造血生存,并创新掌握了《变脸》、《书法》、《长绸舞》等一些绝活节目。从2006年1月在广东省中山市木偶奇遇城演出20个月。刚开始时,王娜剧团带去的节目在那里站不住脚,她开始边演出边到处拜师学绝活,先是在木偶城看老师《长绸舞》后,自己练、自己琢磨。后又到扬州木偶团学做画,到四川成都拜师学《变脸》。在成都时,那位变脸大师不收学生,任凭王娜怎么说也不行,王娜特别上火,几天后她整个眼白儿全红了,可她想的是学不到变脸,决不回去,王娜的真诚打动了大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锦州木偶剧团的节目在中山站住了脚、扎下了根。而别的剧团相继都回去了。(杨金会 孙阿玲 记者 蒋金萍)
来源:《辽宁日报》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