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描述
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各民族中的一种民间傀儡戏曲剧种。鼎盛时期的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及周边湘、鄂、渝、黔等省边区的各民族中。
历史
石阡木偶戏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传入,至今已有7代传人。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为鼎盛时期,石阡有泰洪、太平、兴隆等五支很有名气的木偶戏班,常年在县文化馆售票演出或下乡巡回展演,深受群众喜爱。每班至少六七人,多则十余人。
文革期间,木偶戏被打成"四旧",木偶道具也大部分被烧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石阡积极抢救民间艺术,1979年拨专款由县文化馆会同泰洪班老艺人傅正荣到湖南辰溪县重制木偶头面24个,到贵阳等地制作木偶戏装、道具若干,以花桥镇泰洪班、汤山镇兴隆班的艺人为主,恢复了木偶戏演出。
艺术特色
木偶戏的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是特制的,极为精致考究。特别是衣冠整齐、服饰鲜艳的木偶戏班备受青睐。而戏中又尤以武将、武旦光彩照人。或明盔亮甲,长髯挂面,背插"飞虎旗",气度不凡;或凤冠霞帔,雉尾高翘,花枝招展。加之木偶动作潇洒利落,格斗动作精湛,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杖头木偶擅长表演历史闹剧、武打戏。
表演特点
石阡木偶戏属于湘剧剧种,唱腔属于湘剧"辰河腔"。表演剧目以唱腔划分为"高腔"和"平弹"两部分。"高腔"以唢呐伴奏,曲牌有"大汉"、"小汉"、"山坡羊"、"红纳袄"、"驻云飞"等十几个,适宜演出"武剧";"高腔戏"剧目有《过五关》、《古城会》、《九龙山》等近30种。戏班主要分布在花桥、北塔、万安、晏明、甘溪等乡村,每个戏班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余人,表演者全为男性,成员多系班主的徒弟与子侄。班主备有全套"行头"。其中包括木偶头面、衣装、道具、乐器、篷帐等。
传承价值
石阡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1)、是古代杖头傀儡在黔东地区的遗存;
(2)、研究黔东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例证之一;
(3)、是研究黔东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
(4)、对高腔、平弹的传播学研究具有启发性意义;
(5)、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造型艺术和服饰文化价值;
(6)、通过对石阡木偶戏的表演方式、身段、场合、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
(7)、对石阡木偶戏剧目在民间的传播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的研究;
(8)、其蕴含的丰富的宗教信仰理念是研究民间宗教构成心理的又一重要路径。
现状
目前,石阡木偶戏失去了原有的观众群体。老艺人相继辞世,只剩下3个耄耋老人,后继无人,石阡木偶戏所依托的人力资源即将消亡。伴奏乐器、头子、戏装的损坏,剧目、唱腔、表演得不到及时整理以至于迅速失传,都是石阡木偶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