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民间木偶艺人吴春安
线绳拴着小人儿,小人儿身穿艳丽的演出服吹奏唢呐,线绳掌控在艺人手中,小人儿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观众哈哈大笑,纷纷要求再来一个,于是,再来一段《北京的金山上》。在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已是浮山县木偶艺术第四代传人的吴春安带着他的木偶戏亮相省城太原,也是在这一天,我认识了吴春安,了解了他木偶艺术人生的苦与乐。
已是63岁的老艺人吴春安,精神矍铄,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说,是木偶戏让他找到了快乐,也锻炼了他的身体。说到木偶艺术,老人一脸的兴奋:“要说浮山木偶戏,最红火的时候是在上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那时团里有四五十号人,演出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有时一天演七八场,场场都爆满,那叫个火呀!”也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在那最红火的年代里,15岁的吴春安爱上了木偶艺术,拜第三代木偶世家传人王绍禹为师,学起了木偶戏,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几十年的起起落落,吴春安痴心不改,他用自己的爱守望着根植于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文化艺术;守望着祖先留下的民族文化根。
说起浮山县木偶艺术的文化根基,吴春安老人深沉地说:“那可久远了,有史记载它起于秦汉,相传叫傀儡戏,是由殉葬木俑演变发展而来。”而木偶戏在浮山县的兴盛是在清代末年和民国初年,那时,浮山县有许多人以作偶制箱而闻名,期间出现了许多木偶戏艺人。早期的木偶戏并无职业的表演团体,木偶艺人只是随皮影班作季节性演出。上世纪50年代,浮山县成立了木偶剧团,由木偶世家第三代传人王绍禹掌门,这时的木偶艺术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创作移植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把泥制、木头制作木偶改为石膏、纸精制作木偶,而且眼、嘴等活动部位装置电动设备,表演戏剧效果大大改观,使木偶戏表演轻巧灵便,更加逼真动人。那时,剧团吸收了蒲州梆子(今日蒲剧)和迷胡戏的音乐唱腔,排演了《金刚庙》、《闹堂》、《斩子》等剧目,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演出,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演出结束,就被邀随国家文艺代表团赴朝鲜进行慰问演出,受到欢迎。到了1955年,浮山木偶剧团在全国已小有名气,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演出。吴春安回忆说:“由于师傅王绍禹艺术精湛,当时的国家木偶剧团都派人来取经学习呢……”吴春安决心要学成师傅那样的艺人,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吴春安一招一式地学,几年下来,同来的几个小伙伴因为吃不了苦都走了,他却学成留了下来。在以后的学艺道路上他更是勤学苦练,戏路不断拓宽,生、旦、净、末、丑,他样样学得精。在40多年的木偶道路上,他曾在《通天河》、《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半夜鸡叫》、《三对面》等戏中,塑造了近百个古今中外性格迥异的角色,演出中舞拳弄棒、抖袍提袖、甩稍摆翅、耍扇抛彩、卸帽脱衣、吹胡子瞪眼,每个动作都操纵得娴熟到位,逼真动人。
时代变迁。到了1981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的变化,高科技、现代的东西多了,古的、旧的人们不爱看了,浮山木偶剧团迫于生计解散了。难道就这样让祖传的艺术丢失吗?吴春安觉得不能。伤心过后,他便在自家搞起了木偶制作,闲时,自己操纵一把,召来左邻右舍观看,他就这样固守着。近年,我省对民族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在县里的支持下,吴春安把当年的几个老伙伴们找来,在自家门上挂起了牌子,就这样,以他为团长的浮山木偶艺术团于2004年成立了。为突破原有的表演模式,赋予木偶艺术更多的精彩,吴春安在原有木偶戏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提线、布袋木偶艺术,采用现代灯光音响效果,并借戏曲、舞蹈、杂技等表演形式丰富木偶艺术。他创作的《民乐合奏》、《喜庆平阳换新貌》、《浮山明天更美好》等节目,形象更加逼真动人,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传统老木偶艺术,也让人们感到了木偶艺术的变化。浮山木偶再次走红。许多国内外人员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去年他们应邀出国到新加坡演出,还获得了文化部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颁发的奖项,吴春安本人也于今年获得了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木偶艺术是我一生的最爱,只要身体还好,我就会一直演下去。但我最怕的是,这门艺术后继无人,最怕浮山木偶在我这一代失传,那样我就是千古罪人。”吴春安老人这样说。现在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建立木偶艺术培训中心,让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2006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