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
中国木偶艺术的起源与形成,迄今无定论。由人(演员)借助木偶(角色),当众表演人物故事,具有戏剧艺术要素的木偶戏(傀儡戏),在中国何时形成,古籍没有明确记载。因而学者们对中国木偶戏形成的年代,推断不一。对于木偶成为表演艺术的工具,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
19世纪以来,人类学家认为由于史料不足,已无法确切考证戏剧艺术的起源,然而假设各民族的文化进展,都经过某些类似的过程,观察现存的原始社会的宗教祭典仪式,仍然可以发现戏剧艺术起源的活动,可以推知早期的人类必然有相同的文化模式。继之经过各学派的修正,多数学者认为戏剧艺术源于宗教仪式之说,最为确切。中国的木偶艺术不仅与宗教仪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涉及到由土、木等制成的偶人,因而它的起源更加模糊不清。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作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奴隶殉葬的习俗。从安阳殷墟中发掘出的大量殉葬奴隶的遗骨和三件带枷的奴隶陶俑,可知商代后期已用陶俑殉葬。在西周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11年)出现了谓之“刍灵”的“束草为人形”,用为明器葬于墓中。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用于殉葬的则是称之为“俑”的“木偶人”,“俑”是由古代社会人殉的习俗逐渐演变而出现的。
根据已出土的古墓中俑的变化与祭亡灵所保留的木偶表演仪式,愈来愈多的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木偶艺术“源于俑”。与木偶艺术直接相关的是木俑,其发展木约经历三个阶段:一、服侍木俑;二、木乐俑;三、可以活动的木歌舞俑。
目前所见的文献记载,木偶成为表演艺术的工具,最早始于汉代。木偶戏表演最初是模仿人的表演动作,尽管后世的人戏保留了很多木偶戏的痕迹,而从木偶戏的形成过程看,木偶戏是随人戏的逐渐成熟而日臻完善的。
“郭秃”的故事与木偶戏的发展
北齐时代,由人表演的戏剧艺术获得发展,同时利用水的流力,制作“机关木人”的技艺也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一时代还出现了“傀儡子”表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
《颜氏家训?书证》载:“或问:俗名傀儡子为郭秃,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世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调戏,故后人为其象,呼为郭秃,犹文康象庚亮尔”。这一记载为探寻中国木偶戏形成的年代提供了重要踪迹。北齐以前是否出现了木偶表演“郭秃”故事的“傀儡子”,史迹难寻。不过北齐以后的唐代木偶戏,仍在表演“郭秃”故事。
宋代是我国木偶戏空前兴盛的时期,维妙维肖的木偶戏,激发了宋代文人的诗兴,许多文人写了咏木偶戏的诗文。宋代文人咏木偶戏,虽多是借观木偶戏抒发感概之作,但从诗文中可窥视出“郭秃”仍是宋代木偶戏中的重要人物。杨大年《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吴潜《秋夜雨?依韵戏赋傀儡》云:“谁知鲍老从旁笑,更郭郎摇手消薄。”;刘克庄《无题二首》云:“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至迟在元、明之际形成的陕西合阳线戏(提线木偶戏)至今仍保留着一个特殊的角色,名“来报子”(癞疱子),在偏僻的山村有用了数辈的“来报子”的形象。其造型是“发正秃”,脸谱近似戏曲中的丑角。老艺人说“来报子”可以演多种人物,其特点是幽默风趣的滑稽表演。据说“来报子”原姓郭,虽不能断定“来报子”就是“郭秃”,但“来报子”的造型及表演特色,仍保留了北齐“郭秃”的痕迹。
从唐代的“郭公”、宋代的“郭郎”到全阳线戏的“来报子”,可看出北齐的“郭秃”对后世木偶戏的深远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木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