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楹联对联文化:》郑板桥与茶联-楹联欣赏

郑板桥与茶联-楹联欣赏


郑板桥与茶联中国楹联 楹联 对联 春联楹联欣赏

楹联,又称对联,相传最早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宋代时遂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或交际之用。自唐至宋,饮茶兴盛,与茶有关的楹联备受文人墨客推崇,凡是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室、茶叶店、茶座的门庭或柱上,茶道、茶艺、茶礼表演的厅堂墙壁上,甚至在茶人的起居室内,常可见到悬挂有以茶事为内容的茶联。

茶联的出现不迟于宋代,但目前有记载而且数量又比较多的,乃是在清代,尤以郑燮(板桥)为最。

郑燮能诗、擅画、又懂茶趣,擅品茶,传世的茶联或者在联中咏及的茶事颇多。他考举人前,在镇江焦山别峰庵读书,几次作联咏茶,如其中两副茶联分别写道:“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青山美景,名茶好水,令人难以忘怀,又都堪入联。

郑燮平生与墨有缘,但又与茶有交,为此,将茶与墨融进茶联:“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联中将“文房四宝”与茶和茶具联在一起,活脱脱表现了作者爱墨喜茶的心情。

许多贴近普通大众的茶馆都可以见到郑板桥的楹联匾额。楹联有述说名士、高僧品茶鉴水的:“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在《题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江上茶肆》中他又写道:“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曾自我表白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所以他的联语常爱用方言俚语,使“小儿顺口好读”。他在家乡写过不少这样的对联,其中一副是:“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这种粗茶、菜根的生活,反映的是普遍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人看来既感到贴切,又富含情趣。又有一副写道:“青盐白菜籼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把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写得生动亲切,则正是他的人生观的真实写照。

点击搜索与:中国楹联 楹联 对联 春联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