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楹联对联文化:》楹联的艺术创作-楹联知识

楹联的艺术创作-楹联知识


楹联的艺术创作中国楹联 楹联 春联 对联楹联知识

对联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它的艺术特点也就跟古典诗歌一样,要讲求工整、对仗、讲求平仄起伏。它所显示的是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和阳阴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还要有意境美,抒怀吟志还要有哲理美,因此要写好一副对联是很不容易的。

一般来说,楹联的创作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首先要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创作特点,至于字数多少可以不限。少的只有一个字,如1931年“九一八”惨案后,有人为死难者写了一副挽联,上联为“死”,下联是倒着的“生”字,表示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长的多达1612字,是清末四川文人钟云舫作的江津临江楼联。

第二,是词性要相同,如秦皇岛市孟姜女庙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其中“秦皇”与“姜女”是名词,“安在”与“未亡”是动词,“哉”与“也”是虚词,“万里”和“千秋”是由数量词组成的名词,“长城”和“片石”是名词,“筑”和“铭”是动词。“怨”和“贞”是名词。

第三,是结构要相应,即上下联的句法结构要互相照应,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济南市的趵突泉有一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佛脚清泉”和“源头活水”都是偏正结构,“飘飘飘飘”和“冒冒冒冒”都是动词重叠结构,“飘下两条玉带”和“冒出一串珍珠”都是动补结构。

第四,是平仄要相对,即上联用仄声字,下联就应当用平声字,如杭州市西湖岳飞墓前有秦桧后裔题的一副联:“人从宋后羞名桧(平平仄仄平平仄);我到坟前愧姓秦(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平仄并不是绝对的,一般说来,它跟作诗一样,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时为了不以词害意,在“二四六”的地方也可以灵活,如北京市潭柘寺弥勒佛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

(作者:程裕祯)

点击搜索与:中国楹联 楹联 春联 对联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