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反映我国古代北方兄弟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古曲,有时也简称《海青》。海青也叫海东青,是青雕中的一种,产生于我国东北边境一带地区。辽、金、元时期,我国北方的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常用海青作为狩猎工具来捕捉天鹅。乐曲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狩猎时,放出海青去捉拿天花板鹅的整个过程。明代李开先(1501-1568)在《词谑》一书中记述了河南琵琶演奏家张雄弹奏这首乐曲的情景:“有客请听琵琶,先期一幅新弦,手自拨型弄成熟,临时一弹,令人尽惊。如《拿鹅》,虽五楹大厅中,满厅皆鹅声也。”可见其摹拟是何等的逼真。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海青拿天鹅》琵琶谱,收于1819年刊印的华氏《琵琶谱》,谱中称它为《海青拿鹅》。
全曲共十八段,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是全曲的引子。曲调用七声音阶的平音下行,显得平稳、宁静,不时间以短促的节奏,有抒情效果,仿佛描绘了海青捉天鹅前草原的辽阔、沉寂和荒凉,为乐曲的进一步叙述提供了背景。
第二部分为二、三、四段,主要是对天鹅形象的描写。那轻盈的节奏,柔美的曲调,写出了天鹅的优雅娴静,不时出现的三拍子节拍,有舞蹈的动势,仿佛是天鹅在不面翩翩起舞。轻巧的拉弦声摹仿了天鹅的鸣叫声,体现出天鹅天真善良的性格以及在天空由翱翔的欢乐情景。
第三部分为五至九段,矫健、凶悍的海青出现了,稳定、结实的三拍子节奏写出海青在空中的盘旋、翱翔;小三度的滑奏犹如海青的疾速冲击。密集音符构成的下行旋律是海青的特性音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具有欢快、自信、勇猛的色彩。
第四部分为第十至十三段,集中描写海青与天鹅在交战之前的情状,着重表现海青的四处寻觅和天鹅的尽力躲避的动势。其中急促的节奏,突出的重音犹如海青在东张西望地寻找,而那轻快跳跃的旋律和富于弹性的节奏音型则是天鹅形象的再现,两个形象穿插对比,相映成趣,极富戏剧性。
第五部分为第十四至十六段,海青与天鹅的激烈搏斗开始了。先是少青对天鹅的盘旋追踪。自由而不稳定的节奏音型,不断摸进的音调,表现了海青在天空中时起时伏的翱翔和紧盯天鹅的姿态。一松一紧,一张一弛的曲调犹如海青的步步紧逼与天鹅的惊慌逃窜。音乐采用摸进的手法,似乎是海青一次次追逐、啄咬,天鹅一次次挣扎、逃脱,气氛渐趋激烈紧张。到第十六段,搏斗进入高潮,琵琶的弹、挑、轮、扫等技法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使乐曲的紧张激烈气氛达到顶点。海青的凶狠嘶啄和天鹅的呻吟呼号在音乐中时有所闻,战争的残酷气氛得以尽情的渲染。
第六部分是十七、十八段,实为全曲的尾声,由《五声佛》和《撼动山》两个牌变化而成。节奏流畅,表现了战斗过后大自然复归宁静安详,禽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
弦外音
《海青拿天鹅》是琵琶武曲的典型作品,琵琶武曲的特点在于写实性、叙事性。乐曲往往表现一定的情节,类似音回小说或戏剧分幕分场的连续叙述。结构比较庞大。这类乐曲在刻划形象上有声有色,绘形绘影,起落分明。在演奏上扫弦、快夹扫、煞音、绞弦、推弄双弦、拍、提、满轮等都是武曲富于特点的表演手法。琵琶武曲表现格调要求有气魄有气势,重在状物。
来源:中国古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