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海,祖籍河北沧州,1937年出生于上海。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是中国五十年代末期成长起来的优秀演奏家代表,人们称他为“琵琶大师”、“国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刘德海自幼爱好广泛,不仅爱好乐器,也好无线电等。中学时开始学习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表现了突出的音乐才能,并参加上海广播电台业余民乐队。1954年开始师从于著名琵琶演奏家、“浦东派”传人林石城先生。195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曹安和、杨大钧等,继续学习琵琵,同时接受系统的西方音乐教育。毕业后留校从事琵琶教学工作,后转入中国音乐学院。1970年担任中央乐团独奏演员。
刘德海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以来,培养了大批有名的青年琵琶演奏家。他所受到的严格专业训练、长期的舞台实践和教学经验以及深广的阅历都使他具备了精深的音乐修养,在表现乐曲内涵时胜人一筹,炉火纯青。1960年,他首次演奏吕绍恩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在内容和技术技巧上,对传统乐曲有了较大突破,大大提高和丰富了琵琶的演奏技巧,对现代琵琶演奏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刘德海的演奏发音纯净,音色优美,技巧娴熟,精致委婉。他在“浦东派”演奏技艺的基础上广采博纳,以后又向“崇明派”的曹安和、上海“汪派”的孙裕德和“朱英派”杨大钧等学习请教,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大大发展了琵琶演奏的基本功,并具备了深厚的传统音乐修养。艺术处理也有独特之处,其演奏的文曲细腻动人,武曲则激情四溢,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听众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刘德海在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又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在演奏手法和乐曲处理上进行了不少创造性革新,更加有力地突出了乐曲表现的主题。如在演奏技法上一个较大的创新是把左手拇指解放出来,而传统琵琶技法拇指是不负责按品演奏的。加上左手姆指来参与演奏可以减少频繁地换把,增加旋律的流畅和提高演奏速度,扩大琵琶技艺的表现能力。又如把传统的摇指指法发展为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个指都可以单独摇奏,使旋律在音色、音质方面产生微妙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刘德海和吴祖强、王燕樵合作创作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首开琵琶大型协奏曲之先河。为使音乐通俗化,他将《浏阳河》、《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游击队歌》、《马兰花开》等多首歌曲改编为琵琶独奏曲,具有雅俗共赏的品味。并对《霸王卸甲》、《陈隋》、《浔阳月夜》等传统琵琶古曲进行了整理、改编。他还创作了人生篇:《天鹅》、《秦俑》、《老童》、《春蚕》;田园篇:《一指禅》、《故乡行》、《天池》、《金色的梦》;宗教篇:《白马驮经》、《滴水观音》、《喜庆罗汉》;乡土风情篇:《纺车》、《风铃》、《杂耍人》(十首小曲组成)等大量富有哲理性的琵琶乐曲。无论在题材、内容和技巧方面,都标志着琵琶艺术的新发展。
刘德海还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昭陵六骏》的创作。乐曲以新颖的音乐语言、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构思,刻画了一幅战马雄姿劲健俊逸,驰骋奋战的场面。此曲可称得上琵琶文献中的经典之作。
刘德海演奏的曲目十分广泛,从古曲《十面埋伏》、《阳春白雪》到现代乐曲《狼牙山五壮士》、《彝族舞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每每听到他演奏的《狼牙山五壮士》、《草原小姐妹》、《十面埋伏》等乐曲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在用琵琶讲述历史故事,脉络清晰,栩栩如生,让人情不自禁地身陷其境,其技艺之高超令人惊叹不已。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曾在聆听他的演奏后给予很高的评价。许多外国元首也曾因亲听他的高超琴艺而感慨中国音乐之精湛。
刘德海曾先后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讲学,在国际乐坛上很有声誉。1978年—1981年期间,刘德海曾与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西柏林交响乐团以及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合作,在北京、美国、法兰克福演出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受到中外听众的热烈欢迎,写下中西乐结合的辉煌篇章,使琵琶艺术走向国际音乐舞台,使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了中国的琵琶艺术,了解了中国音乐,被称为与西方交响乐团合作的中国民族音乐第一人。在长期的对外交流工作中,他始终以弘扬民族音乐、宣传中华文化为己任,为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德海的艺术思想是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他从传统性、民族性、世界性三个方面把人的精神追求、艺术道路的选择和传统音乐的发展成功地结合起来。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大大发展了琵琶演奏技艺。形成了热情奔放,独特新颖,富有哲理的艺术风格。
秉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是刘德海始终不渝的追求。他曾对友人比喻“我是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爬坡人,明知道它没有终点,我还会就这样一直爬下去,直到我的尽头,哪怕再多的苦涩和寂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不仅在琵琶演奏技艺发展和创新上成为划时代的人物,也使他创作的大量琵琶作品和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撰文影响了民族器乐相关专业的发展,影响了几代人,这是当代民族音乐界所不多见的。作为民族音乐教育家,几十年来,他一贯坚持德艺双馨的教育思想并施于平常。更由于他赋予了学生最慈祥的爱,才使一批批学生成长为优秀民族音乐人才而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上。
来源:中国古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