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们非常重视射艺,所在先秦的典籍中也留下了很多饶有意思的故事,故事中的射艺往往出神入化,如春秋时期楚国养由基“百步穿杨”,战国时期魏国更赢的“惊弓之鸟”,大家对此十分熟悉。
《列子》也记载了一则关于学射的故事,却带有更多的戏剧色彩和深刻的哲理蕴涵,即“纪昌学射”的故事。故事中不仅有学习高超射艺的方式,还具有浓烈的武侠气息和曲折的情节。这里不妨一述,以飨读者。故事是说古代一个非常高明的射手叫飞卫,他收了一个弟子叫做纪昌。飞卫开始让纪昌训练不眨眼,于是纪昌回家就躺卧在妻子的织机下,眼睛正对着上下来回的织梭。开始每当织梭下降,快接近睫毛的时候,他便不由自主地眨眼。这是人很自然的防卫反应,似乎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但就是这样,两年时间过去了,他终于练就了稳定的心理素质,即使利锥到眼,他都不会眨一眨眼。此时他向师父禀告的自己的成绩,以为这样就算完满了,希望学真正的练弓射箭。飞卫说:“不用急!还没有到那个时候,你还要学另外一样技能,即‘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纪昌听了之后,回家就在南边的窗户上用毛发系上一只小小的虱子,然后每天起来看虱子,这就是师傅所教的课程,这次比较快,十天过去了,他发现眼中的虱子慢慢变得清晰;三年之后,他看见虱子就像看见车轮一般,再去看其他东西,一件小小的东西无不像山丘一样巨大。于是他拿起深藏已久的良弓,搭箭而射虱,箭正好射中虱子的心,而悬虱的毛发却没有受到半点损伤。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师父,师父说,“你已经学到高超的射艺了!”但当纪昌跟飞卫学会了高超的射艺之后,突转一念,想到这个世界上只有老师的技艺比他高,于是他决定杀了飞卫,这样自己的射艺便可独步天下。他这样盘算着,正巧那天他们在路上相遇了,纪昌二话未说,搭箭即向飞卫射去,飞卫情急当即拈箭还射,两支箭在空中相遇,针锋相对,势尽而落,落下来竟不溅起一丝灰尘。可见飞卫看准了纪昌长箭之力道。但即使如此,纪昌飞矢连续而至,飞卫仅能应付而已,最后飞卫发现自己已经没有箭了,而徒弟纪昌尚有一支。纪昌箭来,飞卫急中生智拾起一根棘刺,以棘刺之锐削掉箭镞之利,由此躲过一劫,可见他的技术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纪昌见此情景,不由深深地拜倒在师傅的面前。飞卫饶他一命,并跟他歃血发誓,不再将此射艺传给别人。
故事就这样的结束了,没有过多说教,却让人思考。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人,至少在哲学家的笔下,射艺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就跟庄子庖丁解牛一样,是“进乎技艺”的,现实的细节被淡化,而代之以浪漫的想象,所企及的是对道德悟解,是对人情世故的超越。(李俊编撰?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