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龙的这个脸谱于整个面庞勾了一个图案化的白色四爪乌龟,其头歪向一方,远看纹饰生动,细瞧可见端倪。此谱戏谑,丑中寓美,傅学斌根据颜维良藏谱加工整理绘制而成。
传统京剧《双沙河》,又名《土番国》、《人才驸马》。戏演土番国驸马张天龙率妻玉宝和玉珍两公主领兵侵宋,困宋将于双沙河。宋王派魏小生、高能与杨仙童等增援,两公主迎战失利,高能、杨仙童紧追不舍,后因互生爱慕竟缔姻缘,俩公主倒戈归宋,张天龙赔了夫人双折兵。
清道光二十五年刊本《都门纪略》载余子仔工此戏丑角魏小生,之后刘赶三、慈瑞泉均工此戏。笔者藏有故宫博物院清人戏出画册页《双沙河》中张天龙、魏小生、杨仙童和玉珍公主四帧绢本彩绘全身人物扮相图的照片,可见当年此戏在内廷演出了风采。20世纪三十年代京城有场大义务戏,几乎聚集了在京的所有名角,其中有两出平时难得一见的好戏,一出是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李金鸿和李万春合作的《四五花洞》。另一出是列为大轴的《双沙河》,由金少山演张天龙,荀慧生和筱翠花分饰两位公主,马富禄饰魏小生。此戏最有趣的是张天龙的扮相随着戏的展开而不断改换。唱到最后竟然卸了脸仅穿水衣子上场,可笑至极。
当时剧评家化碧在《闲话双沙河》中说,金少山此前未动此戏至少已有二十多年,然而这却是花脸名家金少山的一出拿手戏。金少山在出名之前常演开场戏,《摘缨会》、《太行山》、《下河东》、《龙虎斗》等俱为拿手,偶然有列码稍后的戏,也多是玩笑戏,如《马上缘》。让金少山名气大增的戏便是这出《双沙河》。金少山其人天性滑稽,他演《胭脂虎》之庞勋和《双沙河》之张天龙都合了性格。不过《胭脂虎》之庞勋,一上场便被石中玉所擒,戏份极少,《双沙河》之张天龙则不同,头场上末场下,是一整出的花脸戏。金少山扮演的张天龙头场披蟒札靠、蓬头额子、翎子狐尾、手拄大棍威风凛凛,以后则一场一变脸,一场一变髯,末场仅穿便衣胖袄提一大茶壶就上了场,还被小花脸吐水淋头,令人笑不可仰。……演此戏与金少山同台的是荀慧生和于连泉两个旦角,被称为“左右绯桃 花开四照”;马富禄演魏小生,他的嗓音宽且亮如月涌金波,因此这出戏能置之大轴绝非偶然。
此戏最有趣的是,张天龙场场改扮相,头场扎靠大扮,二次上场虽仍扎靠,头上换戴红毡帽,手拿单柄锤,须臾再换穿红绣蟒箭衣,手里的锤也换成小乌油锤,后面一场又改穿红抱衣抱裤,戴黑蓬头,改挂黑一字髯,手持两面黑风旗,打更一场则露出平头,穿扮戏的水衣子胖袄,脸谱已揉成模糊一片 …… 据说此戏与《牧虎关》有关联:戏中高能即是《牧虎关》之高旺;《牧虎关》中高妻张兰英即是玉珍公主;《双沙河》中有变狗情节,《牧虎关》也有;《双沙河》中魏小生屡言其姑母者,则为杨仙童之母,也与《牧虎关》中的杨贤妹为亲族;《双沙河》中张天龙手舞风旗也是表现其能使黑风,正与《牧虎关》为蛛丝马迹之一串。
附图除戏出画的照片外,分别是《双沙河》中三个不同谱式的张天龙和魏小生,各有来头,值得赏析。
来源网络。
因戏中有张天龙和魏小生斗法变大手的情节。故其脸勾一手掌形——额头画五指,眼鼻聚于掌心。下笔巧妙、形象滑稽。傅学斌根据周华斌教授藏谱摹画整理绘制而成。
张天龙此脸谱白眉子上半边填红,白眼圈形如眼镜,此谱似由丑角化妆演化而来,近乎诙谐,喻意其妻红杏出墙,成了缩头先生,只出怪相,并不威猛,傅学斌绘,摹自《京剧脸谱大观》为仿侯喜瑞笔意。
《双沙河》中魏小生这个精通法术的宋营小将,由丑角扮演,舞台常见谱式,一般多为揉黑膛。用白笔者勾出大、小双眼和歪嘴。与请人戏出画魏小生的脸谱近似,而此谱别开生面。把眼窝和嘴夸张勾成三个追尾小黑葫芦?象征神秘莫测,为马富禄在一场义务戏中的即兴创意之作,可见方家笔下展示的丰富想象。傅学斌根据刘曾复教授口述整理绘制而成。
故宫博物院清人戏出画《双沙河》中张天龙、魏小生绢本彩绘全身人物扮相图。
故宫博物院清人戏出画《双沙河》中张杨仙童、玉珍公主绢本彩绘全身人物扮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