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于1979年的北京京剧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京剧表演专业艺术团体。在国内戏曲艺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首都演出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并在海外享有声誉。北京京剧院的前身是北京京剧团和北京市京剧团。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流派艺术大师为北京京剧院艺术品牌的确立与发展,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舞台风范、艺术成就、流派风格,始终是剧院的昭著旗帜,渊源界碑。
建院二十余年来,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无论在继承传统,还是在发展创新方面,北京京剧院都有所建树,在新时期文艺百花园中独领一袭风骚。恢复加工上演的优秀传统剧目有近300出,创作改编的各类题材的新剧目有30余出,其中有些堪称精品的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如八十年代的《司马迁》、《管仲拜相》、《三打陶三春》、《八珍汤》、《贺家姐妹》、《驿亭谣》,九十年代的《北国情》、《画龙点睛》、《黄荆树》、《圣洁的心灵--孔繁森》、《甲申祭》等,先后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京剧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奖项。近期剧院创演的品牌剧目,当推近代历史故事剧《风雨同仁堂》和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一二本),分别荣获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和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
北京京剧院是国内梨园群英荟萃之地。许多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都在这里的演出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他们中有赵燕侠、李万春、吴素秋、姜铁麟、李慧芳、李宗义、李元春、李韵秋、赵荣琛、王吟秋、马长礼、谭元寿等。
许多京剧流派大家的子弟传人在北京京剧院的演出舞台上流芳溢彩,使剧院的流派艺术风格更具品牌资质,成为广大观众认可的名角,并摘取了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梅兰芳奖与梅花奖。他们是:梅兰芳金奖获得者:杨淑蕊、赵葆秀、王树芳、叶金援。梅兰芳金奖提名:安云武、王蓉蓉、杜镇杰、黄彦忠、叶江翔、李宏图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学津、孙毓敏、杨淑蕊、阎桂祥、马玉璋、叶金援、关静兰、宋丹菊、赵葆秀、王树芳、王蓉蓉、秦雪玲、李宏图、董圆圆。
20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调整,北京京剧院的演职人员、创作队伍的专业艺术整体水平,始终在菊坛居于上游,现有国家一级演员、演奏员、编导、舞美等高级艺术人才50余名。当前活跃在北京京剧院演出舞台上的主要演员阵容,无论在流派的多样性,还是在老中青的梯形结构的完整性上,依然在全国专业京剧表演团体中保持着一流的整体水平。他们之中有老而弥坚的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马派艺术优秀代表张学津、谭派余派老生李崇善、陈志清;有正在处于艺术成熟期的中年优秀演员赵葆秀、阎桂祥、王树芳、赵世璞、叶金援、赵乃华、关静兰、王文祉、刘建元、谭孝曾、赵世璞、安云武、赵元侠;有风头正劲的优秀流派传人王蓉蓉(张派青衣)、李宏图(叶派小生)、董圆圆(梅派正旦);有崭露头角日渐为广大观众所熟悉的优秀青年演员朱强、陈俊杰、张立媛、李晓兰、李红艳、李红宾、年金鹏、杨少彭、郭伟等。
北京京剧院不仅活跃在国内舞台,还经常出国演出,为使国粹艺术走向世界,参与国际上的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北京京剧院以改革为剧院艺术发展建设的先导,以树立品牌意识、创演精品剧目、培养菊坛新人为中心,精心营造舞台小世界,积极面对世界大舞台。正以开拓进取的步伐迈向民族文化振兴的新世纪。
来源:北京京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