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京剧文化:》张古愚-剧作、剧评家

张古愚-剧作、剧评家


京剧 戏曲 剧评家 张古愚张古愚剧作、剧评家

谭元寿(后左)马长礼(后右)与张古愚先生合影

谭元寿(后左)马长礼(后右)与张古愚先生合影

    张古愚,1905年生人,是解放前有名的“戏曲旬刊”的创办人。是京剧届的活宝贝。 最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时候还笔耕不断。 张古愚和谭家是三代人的交情,按年龄算,张古愚应该是这世界上听过潭鑫培的少数几个人里面的一个。张古愚和谭富英先生是结拜兄弟,也是潭元寿的干爹。

    张古愚是安徽定远县人,世居浙江镇海。为研究中国的戏曲组织形式和特点,在青年时期便深入民间对戏曲进行考察。1921年到河南,对开封以东地区的“靠山红”、“罗罗”、“越调”、“大梆”等进行实地考察。1924年到湖北考察了汉戏和花鼓戏。1928年在上海对京剧专门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许多有关京剧的评论文章。后与梁子华、刘慕云等合编《戏世界报》,由他担任报社主任;不久又与冯小隐、张肖伧、郑过宜、徐慕云等组成上海国剧保存社,由他担任社长并主编了《戏剧旬刊》,后改名《十日戏剧》,发行118期;其后又主编了《戏剧日刊》,应邀担任了上海中华国剧学校校长。1942年应聘担任西安抗战时期地方戏剧改进协会指导委员,以戏曲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开始筹办中国戏剧改进协会,并由他主编会刊《半月戏剧》,一直活跃在京剧界,撰写并组织撰写了大量文章,发表了大量舞台照片,为我们今天研究京剧史,搜集京剧历史资料作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不愧为京剧的功臣。

    张古愚先生经常到天蟾舞台看戏,或在港台报刊和《艺坛》等报刊撰写评论文章,鼓励青年演员,或发表一些回忆文章。前不久,中国京剧院的李海燕在天蟾舞台举办东方之星的专场演出,当李海燕到养老院去拜访张古老时,他拿出了自己保存的20多张李海燕的演出剧照和剪报,历数了李海燕在上海每一场演出的情况,使李海燕吃惊之余大受感动。(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古愚和《戏剧旬刊》

2006年2月12日,是张古愚老先生的百年华诞。能够跨越20世纪大半个世纪,而进入到21世纪的从事京剧编辑、出版、评论等工作的老报人中,张古愚先生是唯一的健在者,当事人。依此而言,我以为,张先生是一个奇迹。

上个世纪的30年代,是京剧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而伴随着京剧的空前繁盛,也出现了一大批京剧的读物,包括期刊、报纸,同时也就涌现了一批编辑家、出版家。像在上海由张古愚先生主持的《戏剧旬刊》及后来的《十日戏剧》,还有刘豁公的《戏剧月刊》、郑子褒(梅花馆主)的《半月剧刊》;北京方面徐凌霄的《剧学月刊》,国剧学会的《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沈闻雒的《北平半月剧刊》,以及有些报刊所刊发的文章照片,比如《立言画刊》《北洋画报》等等。在众多的戏剧报刊当中,张先生主编的《戏剧旬刊》(《十日戏剧》)则占有相当的份额,有相当的影响力,赢得了广大读者。所以能如此,是在于它的独有特点,而形成的不可替代性。这种特点,我想可以用三个字来加以概括,即“短、评、快”。

所谓“短”,即不像《戏剧月刊》《剧学月刊》《戏剧丛刊》那样多是大块头的文章,很学者化、专业化,而多半是短章,短评短论,包括一些逸闻趣事;即或有少量长文章,比方《闻歌述忆》之类,也是分期连载,读之轻松。所谓“评”呢,即以评论为主,因而时效性强,联系实际多,从而产生直接、积极的影响。而其出版周期短,十天一期,致读者能先睹为“快”而“解渴”,自然更为其他刊物所不及。

这种“短评快”带来的效应,是它的雅俗共赏,有一个较大的读者群。这一点,可以从每期的“平剧问答栏”中看出。还有一个因素,是它的图片(珂罗版的“铜图”)做得十分精美,为其他刊物所不及,也吸引了大量读者。一个雅俗共赏,一个图文并茂,是它最可贵之处。

以上是就“台上”而言。而从“台下”来看,它还培养了许多京剧爱好者。王选就说过《戏剧旬刊》《十日戏剧》对他的熏陶、影响。

我小时候,家里也有不少京剧刊物,却是对张先生的《戏剧旬刊》《十日戏剧》情有独钟,同时也充满了对张先生的好奇、敬重。就我来说,这里还有一层,是当时做梦也没想到日后会同张先生接触、交往。这也是一段缘分吧!

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我编了一份以刊载京剧文字为主的《艺坛》,跟他老人家约稿、讨教,得先生惠赐不少,也深受先生的教益。故此,我特别感激张先生。我祝愿张古愚老先生,不但长寿,而且健康!(作者:蒋锡武 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搜索与:京剧 戏曲 剧评家 张古愚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