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京剧文化:》翁偶虹-剧作、剧评家

翁偶虹-剧作、剧评家


京剧 戏曲 翁偶虹 剧作家翁偶虹剧作、剧评家

翁偶虹先生

翁偶虹先生

翁偶虹先生与弟子张景山

翁偶虹先生与弟子张景山

翁偶虹,生于1909年,中国剧作家,北京人。原名翁麟声,笔名藕红,后改偶虹。父亲在晚清的银库任职,业余嗜好京剧。翁偶虹青年时期就读于京兆高级中学,业余常以票友身分登台。毕业后致力于戏曲研究,常与黄占彭、程茂亭、关醉禅等名票同台。1930年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建立,翁被聘于该校兼课。1934年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编剧和导演。1949年以后在中国京剧院任编剧。1935年被聘任为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戏曲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1974年退休。

翁偶虹先后为程砚秋、金少山、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童芷苓、黄玉华、吴素秋等演员以及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富连成科班编写剧本。一生共编写剧本(包括移植、整理、改编)100余出,其代表剧作有《宏碧缘》、《火烧红莲寺》、《三妇艳》、《瓮头春》、《锁麟囊》、《女儿心》、《鸳鸯泪》、《美人鱼》、《凤双飞》、《小行者力跳十二堑》、《同命鸟》、《蔷薇刺》、《蝶恋花》、《碧血桃花》、《英雄春秋》、《花猫戏翠屏》,《百鸟朝凤》、《比翼舌》、《玉壶冰》、《白虹贯日》、《骂绵袍》等。

最为人们熟知的作品有《锁麟囊》、《将相和》、《响马传》、《大闹天宫》、《李逵探母》、《红灯记》等。专著《翁偶虹戏曲论文集》、《翁偶虹编剧生涯》、《翁偶虹剧作选》。

翁偶虹在作剧中,十分注重人物的塑造,他把能否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视为一剧成败之关键。他曾说:“高尔基把文学称做‘人学’,那么戏剧也可以视为‘人剧’。”他在塑造人物时,很少使用那种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着力于在不同的事件和戏剧矛盾中去揭示人物内在的心理状态。例如《鸳鸯泪》一剧,作者为了塑造周仁的正义英烈性格,在全剧中紧紧地把握住周仁“为友献妻”这一事件,安排了这样三个关节:一是周仁见妻子冯素蕙刺杀严年未成,恐露破绽,强忍悲泪,示妻自刎。二是王四公误认周仁将盟嫂献给了严年,愤怒之下杖打周仁,而周仁为顾全大局,只得把委曲埋在心底,忍辱受杖。三是周仁的盟兄杜文学在边疆破敌立功,回朝加爵,又误认周仁献出了盟嫂,随之又是一顿责打。周仁“愤人情之以怨报德,恨世道之暗无天日”,他不肯自辨而存,在盟友杜文学的屈打之下,含冤而殉。(见翁偶虹《翁偶虹编剧生涯》)作者正是通过这三处矛盾,把周仁这个正义果敢,愤世疾俗,忍辱负重,侠肝义胆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京剧艺术有其自身的艺术表现程式和手法。因此,京剧剧本是否成功,决定于作者对于京剧艺术的熟悉程度。由于翁偶虹谙熟舞台,精通表演,因此他写起戏来,唱念做打,安排得十分得当。特别是作者在编写剧本中,讲究与演员的“默契”,能够根据演员的特点,进行技术上的发挥。例如他编写的《玉壶冰》“洞房冷遇”一场,作者考虑到演员表演的需要,借鉴了《少华山》“烤火”一场的程式技巧。作者从塑造黄秋云、崔解二人物需要出发,重新加以组织,以“火盆”象征青年男女的火热爱情,根据黄秋云、崔解两个人物的不同心情,安排了“独烤”、“睡烤”、“招烤”、“避烤”、“挤烤”、“窃烤”、“愤烤”、“夺烤”等动作,一方面表现了黄秋云痴心希望未婚夫崔解能够理解她的一片真情,在患难相共中结为夫妻的心愿,一方面则表现了迷惑于礼教道学之中的崔懈,对于未婚妻的冷漠无情。同时,观众又在这段戏中欣赏到了演员唯妙唯肖的表演技术,满足了观众艺术欣赏的需要。

翁偶虹的作品,兼有文学性、表演性的特点。新中国建立后翁偶虹就职于中国京剧院编剧期间,编写了《将相和》、《窃符救赵》、《响马传》、《摘星楼》、《高亮赶水》、《桃花村》、《李逵探母》、《红灯记》等剧。晚岁,总结其一生创作实践,编撰有《翁偶虹戏曲论文集》和《翁偶虹编剧生涯》两部专著。

 

点击搜索与:京剧 戏曲 翁偶虹 剧作家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