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京剧文化:》北方武生流派-生

北方武生流派-生


京剧 中国戏曲 武生流派 京剧流派北方武生流派生

    杨派武生

    杨小楼幼秉家学,转益多师,融合、继承了杨月楼、俞菊笙、杨隆寿、谭鑫培、张淇林诸家武生艺术的精粹,又重点吸收南派夏奎章、王鸿寿和其他行当的表演艺术,做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与创新,建立了新的表演体系,是为"杨派",不仅被北派武生演员奉为圭臬,对其他行当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做、打、唱、念的全面技艺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最大的特色。

    杨小楼嗓音高亢宽亮,虽不以大段唱工见长,但无论散板、摇板、流水板及曲牌、引子,歌来均富特色,他的唱腔吸收张二奎的唱法,不使巧腔,而逢高必起,多顺字滑腔的唱法,铿锵爽朗。昆曲牌子得自张淇林,更能满工满调,神完气足。

    杨小楼对于前人武生艺术所作的发展主要在于刻画人物细腻,一切表现手段都严格服从于剧情和人物的需要,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带出人物的性格与感情。尽管开打矫捷轻健却不卖弄,不炫耀,因此一直被认为是"武戏文唱"原则的典范。形成这种风格,他的做工是占有较大比重的。他善于用动与静、快与慢、含与露等等的对比、反衬来加强表演,如对眼神的运用就是如此,无须明显做戏时微眯二目,处于收敛状态,待到用时猛然张目则精光四射,格外有慑人力量。他又善于吸收各个行当的长处丰富表演,如采用小生的三笑方式使笑声上扬,化用净行的工架及用嗓技巧。他所塑造的各类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且格具特性:相同扮相的不同人物表演绝不雷同,如马超与赵云,前者突出其勇猛,后者则着重表现其凝重。又如牛邈(《飞杈阵》与金钱豹同是戴蓬偷、勾脸、使叉,观众却绝不致有相混的印象。相同的表演程式用于不同人物时就有不同的效果,如同为跑圆场,《回荆州》中赵云是以走代跑,快速优美,于英武中显从容沉着,《艳阳楼》中高登的趟马圆场步法急遽衣袂展扬,于潇洒中见轻浮骄纵。经他演出的人物和表演程式都已成为楷范,猴戏艺术也为后学所宗法,无论武打、身手、身段、表情都着力突出"猴学人"的仙猴形象。杨小楼对脸谱、服装等均作了大量的革新,如霸王以白多黑少的"愁连"示其失势败亡结局,李元霸勾紫脸加红套金示华贵威严;创造了林冲的夜奔盔,赵云的白夫子盔和霸王的黑夫子盔,孙悟空的绣团花直裰衣等。武场亦有改革,如为了强调赵云的身份性格,将其上下场时的急急风、硬四击头分别变为纽丝和软四击头等。

剧目方面的创新更多,《霸王别姬》、《陵母扶剑》、《薛刚闹花灯》、《甘宁百骑劫魏营》、《坛山峪》、《康郎庄》、《野猪林》等,大多能结合时代和突出爱国思想。传统杨派名剧依外形划分有长靠戏《长坂坡》、《冀州城》、《阳平关》、《取桂阳》、《回荆州》、《连营寨》(赵云)、《挑华车》、《镇潭州》、《战宛城》等;短打和箭衣戏有《连环套》、《翠屏山》、《恶虎村》、《八大锤》、《骆马湖》等;勾脸戏有《晋阳宫》、《铁笼山》、《状元印》、《艳阳楼》、《金钱豹》等;猴戏有《安天会》、《水帘洞》等,还有昆剧《夜奔》、《麒麟阁》等。偶亦串演老生戏如《法门寺》之赵廉等,但不见长。关羽戏演出不多,仅《灞桥挑袍》、《屯土山》几出。

杨派武生著名的有周瑞安、沈华轩、孙毓堃、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王金璐、刘宗杨等。其中孙毓堃为俞菊笙之外孙,得杨亲灸,又经俞振庭、丁永利指点,并兼有俞(菊笙)、杨两派的风格,其余演员大都由丁永利指授。丁永利熟知杨派艺术的规律,传艺时能揆其精要,杨的外孙刘宗杨所擅剧目亦为丁氏所传。票友中朱家溍、朱作舟等颇得杨派三昧。李少春倾慕杨派艺术,虽未及得到杨小楼亲炙,但受业于丁永利,更由于他能潜心研习,青年时期即演出了质量较高的杨派戏,后来在学杨的基础上,广为吸收,有所发展,尤其在刻画人物方面能遵循"武戏文唱"的原则,所演出的剧目都能将杨派风格荣辱自己的表演当中,武技全面,唱做兼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王金璐、高盛麟等忠实地继承杨派艺术,也有较好的成绩;李万春则在杨派的基础上有所变化。

   尚和玉尚派武生

    尚派武生是北方武生重要流派之一,形成于民初,创始人尚和玉,表演以继承俞(菊盛)派为主,有一定的创造性,以稳、准、狠为其主要风格,而不尚险峭与佻巧。

    尚和玉原名尚壁,字和玉,绰号“尚老道”,官称“尚老将”。生于直隶天津宝坻(今属天津市)大套村。他7岁时开始和一梆子班学戏,工武生。久经磨炼之后,学得一身好功夫,而且唱工、做派俱佳,20岁左右就已在乡间故里有“活赵云”之称。不久便只身进京闯荡。当时的北京城是诗歌京剧名家荟萃之地。尚和玉进了玉成班,又经过一番摔打和起伏,在一出《收关胜》中饰演关胜一角,大获成功。他从三张桌子搭起的台子上一个“云里翻”稳稳落地,征服了全场。1900年庚子事变后,尚和玉回到天津发展,长达25年之久。此间往来北京、上海等地,红极一时。后从师于著名武生俞菊笙,即当时武生三大派之一的俞派。

    尚和玉的基本功较其他同期演员扎实,腰、腿功夫尤其过硬,武技纯属、稳练,身段、把子、工架都讲求气度,台风朴厚大方,沉着凝重。他的昆曲底子好,且戏路宽,武生、武净、长靠、短打均佳,尤以勾脸戏和表现大将风度的长靠戏为杰出。尚和玉的开打,于稳、准中求脆、帅,举手投足犹如钢浇铁铸,一招一式见棱见角,手、演、身、步均有准谱,而且在尺寸、角度上,无一处不送到家,交待清楚,决不虚浮飘晃。更为难得者,虽然武技精熟,却不卖弄技巧。表演能认真理解剧情,对于人物的性格、身份、心理及武打都能给予合理的表现。如《神亭岭》中饰太史慈的踢腿、耍剑穗子下场,《芦花荡》中饰张飞的走边,《铁笼山》中饰姜维的点将传令,《四平山》中饰李元霸的捻转双锤等等,都恰当的刻画了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尚和玉对于武打的程式由许多独特的创造,如《长坂坡》中饰赵云,抱枪的"琵琶式"和大战时与曹洪枪换刀后的"大刀战四将";又如《窃兵符》中饰白起持一丈长的铁链作为兵器开打时,分别双折或四折代做长枪、大刀或鞭、锏的打法,与鬼魂激战一场于桌上搬朝天镫接筋斗翻下等,都是尚派的独有武技。其他如山膀、云手、踢腿、跨腿及走边、趟马、起霸等基本动作于城市,尚和玉演来也均有自己的特点,与一般演法不同。尚派的传人较多,韩长宝、朱小义、娄廷玉、傅德威、侯永奎、天津稽古社的蔡宝华等,都能在继承尚派的基础上分别有所发展。

    《四平山》是尚和玉最著名的代表作,《艳阳楼》、《铁笼山》、《挑滑车》等剧也是他艺术生涯中比较重要的剧目。

点击搜索与:京剧 中国戏曲 武生流派 京剧流派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