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古钱币文化:》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流通的货币与社会经济情况

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流通的货币与社会经济情况


(一)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流通与社会经济

(一)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货币流通

隋朝统一中国后,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农业生产上实行了均田法与租调徭役,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丰收后,又采取置仓积谷,预防荒年。当时仓有两类,一类是官仓,另一类是义仓。官仓防大灾,义仓可防小灾,这种积谷防灾法起到一定作用。手工业生产技术有进一步提高,造桥术和造船术发展很快,赵州氵交河上的安济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当时造船高45尺,长200尺,起楼4层,船体坚固,能载重,说明当时有一种特殊的技术。当时商业南方比北方发达,各地需要的商品,都可供应,可见当时商人囤积的货物之多。

到了唐朝,农业生产比较兴盛,这主要与均田变为庄田以及租庸调变为“两税”是有关系的。当时受田的农民,一个丁缴一份租赋,服一份徭役,每丁每年纳粟2石(担),叫做租;纳绢2丈,另外加绵3两或麻3斤,叫做调;每年无偿劳动20天,不需要劳役时,每天收绢3尺,叫做庸;如果需要增加服役日数,加15天免调,加30天租调全免。唐朝的手工业,有官营、私营两种,官营手工业产品供朝廷使用,私营手工业产供商贾买卖。当时纺织业比较发达,织制品有缭绫、轻容、轻绢、红线毯;染色业、采矿业、造船业都很发达;制瓷业已进入由陶到瓷的完成阶段,我国最优良的瓷器产地江西景德镇,当时叫新昌县,磨面业的磨坊,一般用马牵石岂,有水利的地方,设水磨;唐朝的印刷业,已有印刷品的出现,印刷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造纸技术的提高,已能用纸写字印字,还有糊窗的纸,包茶叶纸,和做纸钱的纸;当时扬州送上甘蔗,榨取蔗液,可以制成糖块。唐朝商业对交易有无,加强经济联系,以及与四邻各国的贸易,都有积极作用。当时全国最大的商市,是西京、东京两市;州县市也是较大的市;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市称为草市;还有行市、墟市、亥市、集、庙会。唐朝国内水陆交通畅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四条干线;水路交通以扬州为中心,通济渠是南北交通的总干线;唐朝对外海上交通,仍保持大国声望,中外交通主要是海上交通、畅达无阻;唐朝对外贸易也很发达,但史书记载“锦绫、罗彀、绸绢、绵布、牦牛尾、珍珠、金、银、钱、铁,并不得度西北边诸关”,从南方海路上来通商的各国,都是较远的国家,禁令稀疏,贸易往来,完全自由。

五代十国时期,我国北方经济比较落后,由于战争和统治阶级的争权杀戮,北方人口大减,这实际上是对农业生产力和手工业商业生产力的一种摧残。公元943年后晋出帝天福八年,春夏里有早灾,秋冬有水灾,蝗虫大起,境内竹木叶都被蝗虫吃光;再加上军事上人为的决黄河水,水浸汴、鄂各州,使北方的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而在当时的南方,经济一直在缓慢地上升,并且形成了若干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前、后蜀是农业、工商业发达地区,史书记载,蜀仓库经常装得满满的,武器、钱粮、金银、数以万计;吴、南唐重视农桑,注意恢复生产,境内粗安出现了相对繁荣的景象;吴越农业发达,兴修水利尤为积极;楚主要靠卖茶和通商,在一些州县设立了一些图务(商店),且运茶到黄河南北,交换衣料和战马以获利;闽以保境息民为立国方针,劝农桑,定租税,奖励通商,民众得到了30年的休整。

我国唐朝时期不仅国内经济较繁荣,商业发达。还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时期,和四邻诸国联系最密切的时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铸造的货币,也是在唐朝前后流出最多的时期。

在我国唐朝时,和东南亚各国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非常密切,随着人员的往来,我国唐朝的财物、钱币一批又一批地通过海运和陆路,流到了东南亚各国:林邑(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的苏门答腊)、堕婆登(今印尼)、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和骠国(今缅甸)都经常派人来我国唐朝,他们带到中国来的是香料、珍珠、象牙、棉布,他们带回去的是粮食、金银、钱币。当时,唐朝人对东南亚各国带到中国来的商品非常喜欢,并把它看成是难得的珍品。当时货币流出到印度洋和地中海各国。在我国唐朝时期,朝廷在今广州设有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收税工作,外国商人来中国经商做买卖,只要不违犯当时中国唐朝政府的法律,贸易往来完全自由。当时,中国载着出口商品、食物和钱币(零花用)的船只,往返航行于波斯湾地中海一带,据阿拉伯人苏莱曼在《东游记》中说,唐朝时中国建造的航海船,特别高大,尽管波斯湾、地中海风大浪高,但中国船只却通行无阻、安然无恙:所以,现在埃及开罗南郊福斯他特遗址,还发现数以万计的我国唐朝时期的瓷器碎片。据传,在今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有中国唐朝时期的瓷器碎片。 同时在东南太平洋的婆罗洲北部沙捞越地方,也发现了我国唐朝人开没的铸铁厂;可见当时唐朝铸造的钱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商人、航海人员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流散到了现在的埃及、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我国货币还流出到我国北方的突厥国及其铁勒、回纥、拔野古、葛罗禄、等部族:据史书记载,造成我国货币流出到这些国家、部族的起因有:一、公元604年之后,隋炀帝当政时期,突厥王始毕可汗,招收了大量中国的避难人,这些人带着财物和钱币,逃到突厥去帮助攻打契丹、吐谷浑;二、公元622年之后,唐高祖当政时期,派人和突厥商议和好,唐朝每年赠送给大批财物、钱币;三、唐太宗当政时期,与突厥王颉利联盟,在往来中大批的财物、钱币随着赠送流出;四、唐武则天当政时期,我国的财物、钱币等物随着突厥人经常来到我国内地而大量流出。我国东北方的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国也有我国的货币流入。据史书记载,造成我国货币流出到这些国家、部族的原因有:一、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高丽国发生内乱争权,并派泉献城到唐朝要求出兵援助,我国先后派军队带着人马粮食、钱币等物,先后到达高丽国的平壤等地。二,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我国派人携带粮食、人马、衣物、钱币,到达百济国:三,新罗国一直和我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公元735年一823年期间,新罗人口贩子,经常运送奴婢来中国出卖,换走不少财物和钱币。四,日本自隋唐以来。一直和我国保持着友好往来关系,公元600年,隋开皇二十年.至公元614年,隋大业十年期间。日本多次派使者来华,每次往返都要带走一—批财物、钱币:到了唐朝,日本对吸收中国文化,非常热情,经常派出一批批留学生、学问僧来到我国,同时,我国唐朝汉文化的各个方面及佛教的各个宗派,都派人移植到日本。到了唐朝后期,两国商船来往数十次。以上这些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及经济往来,每次都从我国带走大量物品和钱币。此外货币还流出到我国西北方的西突厥、大食国、吐谷浑,泥婆罗国、西方天竺诸国。据史书记载,从隋末到唐朝,我国曾派出李靖等大将带领人马、粮食、衣物、钱币。深入到叶谷浑;特别是到达泥婆罗国后,国王见到大喜,优礼相待。在我国和西方天竺国的交往中,玄奘法师起了积极作用。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玄奘法师带着随员、粮食、衣物、钱币从长安出发,经凉州、瓜州,出玉门关,越过葱岭北隅,经过大清池到达碎叶城,渡过叶河、乌浒水、孔道铁门关(今阿富汗),穿行吐火罗,越过大雪山,进入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渡恒河,到达摩揭陀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和乌苌王朝的国主戒日王所建的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坎诺吉城)。在唐朝,从我国长安安远门,西行上垅坂,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经伊州、北庭、轮台,越伊黎河至碎叶进入中亚。这就是当时的“丝绸之路”。我国和中亚西亚的商人、贵族等携带着钱币财务往返于着丝绸之路,是我国当时货币流出的主要途径。总之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也是对外交往的最繁荣时期体现了华夏泱泱大国的风范。

 1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