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古钱币文化:》先秦布币之方足布和釿布

先秦布币之方足布和釿布


(4 ) 方足布和釿布

(4 ) 方足布和釿布

 

                                 (方足布)

“方足布”是指“布币”的裤足较为平直方正,所以被称为“方足布”。当“尖足布”盛行于晋地的时候,郑、卫、宋诸国也开始铸造新币,它们以方足大布为基础,取长补短,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一、抛弃了容易折损的尖足,改为抗击力较强的方足。二、加宽颈部并在头部添加了两个突出的小耳朵,故称为“锐角布”或“有耳布”。这种钱币大约长4.5—6.5厘米,重13克。

“方足布”郑国铸的较重较大,时间可能较早,宋、卫两国铸造的较小这些“布币”与“尖足布”同时流行,但其文字、轮廓、铸工、铜料都比较好,其中卢氏一个地方就曾出过“空首布”、“尖足布”、“方足布”等,其制造精美,是当时重要的铸币地区。稍晚的还有韩、隰氏、皮氏、阴氏、大陰、平周等,也相继铸造了新币。它们一方面采用宋、卫轻型有耳布(锐角布)的重量与形制,但却去掉了“空首布”的耳朵,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许多“尖足布”的形制,创造出了典型的“方足布”。此时正是三家分晋,战国时代的开始。

战国时代虽然战争频繁,但工商业却比较繁荣。许多士大夫退而经商,也有很多人挟财入仕,可能是他们教给那些士大夫们铸钱牟利的方法,虽不能说完全出于商人之手,但也无法判定是出于政府之手。因为当时政府虽然已开始铸钱,却还未禁止民间私铸。总之,越晚官钱就越多,民间铸的钱就越少。

战国初期,燕国的涿、益邑、纕坪、陶阳、渔阳、右明等地均铸有“方足布”,它们保有“尖足布”的特征,但体形略小。其中有光背的,有背面纪数的,也有背面纪“左”“右”“大”等文字的。燕国行用“方足布”,有史文记载,就其实物而观,铸造时间较早,流通的地区也很广,大多都是出自官炉。

在“方足布”中,较重的还是三晋所出的,计有北屈、大陰、汝阳、子阳、中邑、屯留、尹阳、平阳、平周、平留、平原、皮氏、宅阳、猗氏、梁邑、高都、襄垣、鲁阳、宜阳等等。这些地方所出的钱币,数量很多,也较为规律,大约长5厘米左右,重7—8克左右,最小的也有5克以上,铜质也很好,不易折损,使用收藏都很便利。但在流通期间购买力如何,单枚代表的价值是多少,现在无法考证。当时魏、赵两国都有当寽布或釿币流通,而赵也有“刀币”,魏国还有“圜钱”,彼此间该如何兑换,也不能确知。

三晋外,齐、鲁、宋、魏等国也曾铸行过“方足布”,如齐国的齐氏、齐阳、齐贝等,鲁国的邾邑、成邑,宋国的商城,魏国的母丘等,均有出土,数量也很多,形制与晋布无大差别,书法与铸造的工艺有些变化,可见行用颇久。

秦国也曾铸造过“方足布”,如杜阳、梗阳、木邑、木门等。惠文王八年,秦取得魏国的梁邑。这里曾是魏国的河西造币中心,曾出过“尖足布”,似乎也出过“方足布”。秦人占领之后,铸币并没有间断。现在传世的梁邑布中,那些文字轮廓、字体结构的变化风格与安阳布相比略有近似之处,可能是秦人所铸。此后,秦人东进打败赵武灵王,取得离石与蔺。这两个地方是赵国北疆的铸币中心,蔺曾出过“刀布”,“尖足布”,“圆足布”等,有种文字豪迈的“方足布”,可能是秦以后铸造的。秦早期东侵,摧毁了唐是、中都、晋阳、隰氏,占领了魏国的宁新,后改名安阳。其地是中原的枢纽,是商业重地,秦正可以在这里发动一次货币战争,以扰乱赵、魏的金融,榨取三晋资源,支持其长期的侵略,于是铸造了大量的“安阳布”(安阳大布),其数量之多超越了各地的纪录,现存的“方足布”中它可能居四分之一。之后又出了一种大型的重量仅是小布的一倍,而面值则可能高至十几倍以上。这是我国发行大钱的开始。在黄河南岸秦人首先取得魏国的陰晋,后改名为“宁秦”。接着东出崤函占领了宜阳、鲁阳,在那里铸造鲁阳布。这几种方足布风格接近,款式相同,数量也很大,在“方足布”中不失为上佳品。在此期间,政府竭力推行当寽布,齐、燕、赵也着重铸造刀货,宋国一度发行“殊”“四”釿布。“方足布”的维持全靠秦国。这一变动是意想不到的。不过秦国并非对“方足布”有特殊的好感,它推行“方足布”只不过是经济战略中的一种策略而已。自从安阳、梁邑等大布发行之后,方足布的信用就被破坏,结束了它二百年流通的历史。

“方足布”在先秦古币中一向居于显赫地位,为人所重视。初期大布如卢氏捏金、洮捏金等,现今颇为少见的锐角布(有耳布)如垂、公等,也是很难得。中期的半布传世较少,燕布也不是很多,三晋所产的方足布,直读、传形、合背、倒书,向来是收藏家们的收藏目标。后期秦国所出的安阳大布较为多见,而梁邑大布则少见。“方足布”中称为“稀世珍品”的“右明新治”四字布更为珍贵。

                             (桥足布)

釿布因面文多带“釿”字而得名。其特征为体形较大,平首、平肩或圆肩、圆裆、方足,或有郭或无郭。因两足间袴裆呈拱桥状,所以又称为桥足布。这种平首布钱一般分为二釿、一釿、半釿三等制。以“安邑”布为例,最长者为“安邑二釿”布钱,通长6.5厘米,足宽4.0-4.3厘米,重25-29克;最小者为“安邑半釿”,通长4.4厘米,足宽3.1厘米,重约7克左右。“安邑二釿”、“安邑一釿”有的背铸“安”字。“安邑”系魏国的早期都城,“釿”为币制单位,故知其为魏币。

釿布面文、常见的有“安邑二釿”、“ 安邑一釿”、“安邑半釿”、“訚易二釿”、“ 訚易一釿”、“ 訚易半釿”、“阴晋半釿”、“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恒釿”、“ 虞一釿”、“虞半釿”、“虞氏半釿”等等30余种,多系梁布。

对于“釿”字涵义,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斤、铲同制,同财货,曾充作一般等价物,发展成为货币后,斤(釿)逐渐演变为重量单位;另一种说法认为“釿”为农具,后演变成货币,并被借用作货币名称。

釿布钱文多为魏国城邑,大多出于魏国辖区内,并且形体较大,其铸行时间约在战国早中期。近年来釿布在山西、山东等地均有出土。

 1    

点击搜索与:方足布和釿布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