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箭提阳戏:开坛、礼请 |
关于射箭提阳戏的起因:传说:当年唐玄宗魂游地府时,亲眼目睹地狱里善恶相报的因果关系。回阳后,决心创造一种劝人为善的愿戏,规劝世人,多行善事,以免死后,遭受地狱之苦,早日升入仙界天堂。
射箭提阳戏的演出组合极为别致奇特。它是由提线木偶、面具和涂面化妆以及法事仪式等三种表演形态,共组于一台演出之中。而且,三种表演形态均以自己特有手段,完成着自身任务:如法师主持祭祀仪礼;面具或涂面化妆扮演人物,表演戏剧故事:提线木偶则以不同造型和表演,表现着天仙神将,为人驱邪纳吉。
射箭提阳戏的演出有一套完整的演出程序。其中开坛为礼请,灵官镇坛,结尾为焚牒送神,仪式中插演戏剧剧目。演出剧目,有三十二“天戏”,三十二“地戏”。所谓三十二天戏,即是由三十二个不同造型的提线木偶扮演三十二位神将,这三十二神是:
川主、上主、药王、文昌、童子、土地、领牲、大鬼、小鬼、钟馗、判官、祈世郎、牢子、陈公、关公、韩信、大伯、 二伯、三伯公婆、老寿星、巡布官、二郎神、柳青娘、杨泗将军、僧道二仙、屏风小姐、梅花姐妹、绣球童子、黄氏女。
而三十二神中,各有自己的任务与作用。如川主、土主、药王(合称“三圣”)供奉为坛神,临坛赐福:土地打扫坛场,佑护当方吉祥;大鬼、小鬼、判官、钟馗驱赶不祥;大伯、二伯、三伯公婆净坛祈福,为主家进财送宝。二郎神则清宅、扫荡,驱妖逐魔。至于三十二地戏,乃是一个泛指数。并不一定为三十二出戏。依目前戏班所存宣统元年六月十九日手抄本《地戏全集》所录,其戏主要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另以1989年一台演出程序中,前面有《灵官镇坛》、《姜子牙挂帅》、《童子赶马》、《出土地》等,后面均系孟姜女的故事。据戏班人士说,演出时,为适应愿主要求,常在仪式程序中插演一些娱人剧目。常演剧目有《安安送米》、《湘子渡妻》、《驼子加门》、《渡金滚灯》以及钻火圈、上刀梯等巫术特技。
|
射箭提阳戏:三圣登殿 |
射箭提阳戏戏班,俗称端公班,信奉道家学说、礼仪。掌坛师必由授过职的道士担任。该傩戏长期流传于边缘山乡,封闭性甚强,所以,几百年来仍保留着人神同台、提线木偶、面具和涂面化装,巫师法事与戏剧表演共存一台的古老传统演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