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傩戏文化:》屯堡文化与军傩地戏

屯堡文化与军傩地戏


安顺汉族屯堡人,以其勤劳和聪明能干,在贵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图像。 在贵州腹地,以安顺为轴射中心,包括普定、平坝、镇宁、紫云、清镇、长顺、晴隆等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生活着在语调、习俗、服..

安顺汉族屯堡人,以其勤劳和聪明能干,在贵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图像。

在贵州腹地,以安顺为轴射中心,包括普定、平坝、镇宁、紫云、清镇、长顺、晴隆等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生活着在语调、习俗、服饰、信仰、建筑等方面,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和其他汉民族的汉人(自称老汉人)。这些汉人所居住的村寨多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关、哨、卡、卫、所等命名,其中屯、堡最多,“以其居住地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屯军堡人,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安顺府志?风俗志》)。

几百年前,屯堡人从遥远的北方,迁徙云南高

原,因征战有功,划封黔中最富饶之地生活。但从入黔之日起,回归故里,落叶归根,客居他乡思乡的情结,从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当这种希冀,被时间的流逝冲刷得无影无踪时,一种渴望保留传统文化的心态,就成为屯堡人强大的内聚力,顽强地表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在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当数“安顺地戏”,仅安顺就有一百多堂。地戏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和演出影响深远。地戏的传承路线基本上是沿着南征军的行军路线及屯田驻军分布的,呈明显的带状构架,其中心在安顺,并一直延伸到云南澄江县。澄江县阳宗乡小屯一带的《关索戏》,与贵州地戏具有相似的特征,是属于军傩系列的一种傩戏。地戏是由南征军带入并在屯堡中发展和完善的,这反映在内容上,征战是地戏唯一的主题;在表演上武打是地戏的特征;英雄崇拜贯穿于地戏演出的始终。

    屯堡人主要信奉坛神。祭祀活动,以跳神(地戏)为主的,多为“调北征南”屯军后裔。跳神一年两次,正月初一到十五,要戴着脸子(面具)跳神、演地戏。新正聚戏是屯堡人交流、认同的一种情结,具有强烈的内聚力。“调北填南”民屯后裔,春节期间要举行“跳花”活动,“跳花”时手执彩灯和画像,走村串寨,以图吉利,“跳神”与“跳花”,互相穿插,香烟缭绕,笙鼓齐鸣,十分热闹。这是屯堡人“离乡不离腔“的民俗心理形成的几百年古朴而固执的民风,正是这种民风,使军傩地戏历久不衰。民族迁徙与屯堡文化、民族迁徙与傩文化是两个深层次的文化史课题,有待深入发掘与研究。

点击搜索与: 军傩 地戏 屯堡文化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