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建傩庙的历史,分别有唐、宋及元代插标为界始建之说。替傩神建庙是萍乡傩的一大特点。萍乡傩庙不但数量多,分布广,而且规模大、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地方特色浓厚。历来有“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的说法。有傩神的地方,必建庙,有傩舞表演队的地方,必建大庙。二十纪五十年代初全市有庙52座,至今保存二十余座。
萍乡各地建庙,一般都由大姓独立或十小姓联合建立。庙的冠名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称庙,如将军庙、傩神庙、仙帝庙等;一类称祠,如遵宣一祠、古傩祠等;一类称庵,如德化庵、福崇庵等。
萍乡的傩庙,极富江西地方特色。一般建有前堂、天心、后殿三部分,面阔三间,墙为五岳朝天式。规模大的侧在两则加建偏屋,用作厨房、储藏室和居室,并在庙前增建雨亭、空屋场、戏台、酒楼,与庙连成一体 [图2]。内殿正中设拜坛、香案、傩坛(俗称“洞”),坛上供奉傩面具。
每年农历腊月廿四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是傩庙最热闹的时候。由于傩庙、傩队属各宗族所有,跳傩前必先拜宗祠,然后到庙里由掌案人请傩神出“洞”。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有通霄达旦的傩艺、歌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