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丝竹乐。亦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根据该乐种所使用乐器、独奏特点、曲牌名称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它们与唐、宋、元、明时期的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目前乐队演奏所用的几件主要乐器南琶、二弦、洞箫、三弦,与泉州市开元寺大殿斗拱所雕塑的飞天乐伎中,各乐伎所持乐器形制及演奏姿势基本相同。开元寺建于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明代重修。可见,南曲的演奏形式,至少在明代已在当地流传。南曲主要流行于闽南晋江、龙溪两地区,厦门市、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南曲的演奏形式分上四管与下四管两种。上四管中,以洞箫为主奏乐器的叫洞管,以品箫(曲笛)为主奏乐器的叫品管。上四管的乐队编制:洞箫(或用品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下四管也叫十音,乐队编制:南噯(中音唢呐)、琶琵、三弦、二弦,打击乐器有响盏、狗叫(小铛锣)、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惠安一带尚有云锣、铜钟(乳锣)、小钹。以前还用过笙(加用笙时其演奏形式叫做笙管)。上四管比较清雅,适合在室内演奏;下四管比较活泼,演奏上亦较复杂,适合在室外演奏或参与民间行列仪式。
南曲的曲目分指、谱、曲三大部分。
指,亦称指套,每一首套曲均有唱词、乐谱和骨(琵琶弹奏指法)三个方面,比较完整。原有三十六大套,后来发展为四十八大套。每套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如《刘智远》、《王月英》等。根据故事的情节内容每一套中又可分为若干节,而每一节都是一首独立的乐曲。指虽有唱词,但很少演唱,都是用乐器来演奏,目前已衍变为曲目繁多的大型器乐套曲(实际上是由若干首独立乐曲联缀而成)。
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每一首套曲的乐谱包括工尺谱和骨(演奏技法的标记)两个方向(没有唱词)。原有十三大套,后来发展为十六大套,每套内均包括三至八个曲牌。内容大都描写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最著名的套曲有四套,曲日是《四时景》、《梅花操》、《走马》 (后称《八骏马)、《百鸟归巢》,一般简称为“四、梅、走、归”。
曲,即散曲,俗称草曲。它数量最多,流行最广,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其结构简短,词曲活泼,其内容多包括抒情、写景与叙事之类。曲有《长滚》、《中滚》、《短滚》、《序滚》、《大倍》、《中倍》、《小倍》、《倍工》等多个滚门,各滚门下面又有若干牌名,各牌名之下才是曲名。所以一个滚门往往包括有几十首曲子。因此,曲的数量之丰富和品种多样,素有“诗山曲海”之美称。
南音被誉为“御前清曲”,是在清康熙年间。据《泉南指谱重编》记云: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六十大寿,“普天同庆”,弦歌毕集。大学士安溪李文贞以南乐沉静幽雅,驰书征得晋江、南安、惠安、安溪五人进京,合奏于御苑。声调谐和,康熙帝大悦,授其官职,他们不受。康熙帝乃赐以“御前清曲、五少芳贤”;并赐彩伞、宫灯,让他们荣归故里。
而今的南音,在闽南家喻户晓,在台港澳地区以及华人华侨所在的东南亚各国广为流传,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古典艺术珍品,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国人视之为中华民族音乐之根,华夏正声,盛誉远远超越清朝康熙年代。在新的世纪,南音人正发扬南音的优良传统,在艺术上加以创新,在品格上加以光大。可以相信,南音这朵中华民族的瑰丽奇葩,将越开越鲜艳,越来越芳馨。
  2003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