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弹弦乐器,又名七弦琴。琴的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末期的《诗经》。琴的出现,当然远在《诗经》成书之前。到春秋时代,琴的弹奏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度了。春秋时代相传伯牙以弹《高山》、《流水》著名。晋嵇康(公元223—262年),以善弹《广陵散》而著名。魏晋南北朝时代,琴曾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时代,曾用于伴奏清乐。
琴身是个狭长木质音箱,上加厚漆,有七根弦。琴宽的一端为头部,下面有七个可以调音的小轴,叫做轸,腰部下面有两个系弦的足,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形的标志,叫做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徽已经存在,它用以标明泛音位置,同时据以规定徽分或按音位置。古代琴人根据徽位和徽分弹奏,曾先后运用纯律和三分损益律两种律制。琴的形制有仲尼式、联珠式、落霞式、蕉叶式等多种。基本结构由琴面、琴底、琴首、琴轸、雁足、琴腹、琴徽、琴弦等部位组成。琴弦悬空系于琴面上,琴面上无码和品位。演奏时,琴平置于桌上,左手抚弦按徽,右手在近岳山处弹弦。它的定弦,根据调性和曲调的不同,有着多样的变化,多以五声音阶定弦。最常用的一种是从琴外侧的第一弦起至内侧第七弦。近年来,把琴的音箱改革;把丝弦改为尼龙缠钢丝弦,使音量有所增加。此外,改用螺丝旋轸,以固定琴弦。
琴常用的演奏技巧有一百多种,传统将其归纳为按音、泛音、散音三种基本类型。散音可分为单散音(擘、托、抹、挑、勾、剔、打、摘等)、复散音(抹勾、叠涓、抹挑、勾剔、撮、拨、刺、打圆等)、滚拂散音(历、滚、拂、滚拂、背锁、短锁、长锁、轮等)三种。散音即空弦音,七弦七个,散音音色坚实有力,低沉浑厚。琴的泛音有九十一个,音色清脆明亮。按音是琴曲演奏技巧最有特点的部分,按音可分为单按音(主要有吟、猱两种,但仅吟就有长吟、淌吟、定吟、绰吟、注吟、细吟、游吟、荡吟、急吟、缓吟等近二十种,猱亦有细猱、撞猱、迎猱等十多种)、复按音(叠涓、抹挑、勾剔、撮、反撮、拨、刺、半轮、如一、双弹、掐起、抓起、带起、同声等)、游移按音(下、上、淌、唤、往来,分开、进复、迟复、应合等)三种。
现代著名琴家有管平湖、吴景略、龙琴舫、查阜西、张子谦、夏一峰等人。
  2003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