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陵墓制度的最大变化在于将唐宋两代的上宫、下宫制取消,即取消皇帝死后在陵区设置寝宫(即下宫)由皇帝生前的宫人守陵的制度,只保留陵墓中具有的祭祀功能的部分,这无疑是一个进步。同时,明代陵墓又简化了唐宋方形陵体四向辟门立阙、四隅设角楼的布局,改用圆形陵体,单向出门,又无高大阙台的简洁而紧凑的布局。
当然,完成这个改革也是有过程的。在朱元璋为其父母建造陵墓“皇陵”时(1367~1375年),还明显地受到宋陵的影响,采用了长方形平面的截锥体冢丘,四面出门,但已无下宫。值得注意的是,“明楼”之名已见于明末所绘的皇陵图上。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为其祖父建陵墓于今江苏泗洪县境内,其布局和凤阳皇陵相同,也是四出陵门而无下宫。通过这二陵的兴建,取消下宫似已成定格。
除了上述二陵外,明代还有南京明太祖的孝陵、北京昌平的十三陵、北京西山的景泰帝陵、湖北钟祥的显陵。
1 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