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舞谱
属于藏缅语族彝语支的纳西族,基本集中居住于我国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维西、宁蒗彝族自治县内,海拔在26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
纳西族的先民可追溯到古代居住在河湟一带古羌人的一个支系“越西羌”。后因多种原因,这支人马向南迁徙到四川盐原县一带后,被改称为“摩沙夷”。公元8世纪左右,这支人马又向南迁徙、扩展到云南北部,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在丽江一带定居下来。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这支人马逐渐与当地的土著民族相互融合并兴旺起来,成为了今天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纳西民族。
纳西族拥有“披星戴月”民族这样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别称,别称的起因一则是来自纳西族妇女至今在服饰上所留有的特殊锈饰:用彩色丝线在披肩上部一字排开绣制的七颗中心垂着彩色流苏的圆形“星星”,二则是早已习惯于在高原梯田上从事农业生产的纳西族男女,每日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的品德,获得了人们以“披星戴月”民族相称的美誉。
此外,纳西族妇女的披肩上,除七星之外还保留着“尾饰”— 这一象征纳西族先民以狩猎为生的重要标记。这种崇拜动物习俗的由来,可以寻觅到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中、上游氐、羌游牧部族留存“尾饰”的历史。在《后汉书·南蛮传》中有:南蛮为盘瓠之后,“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在永昌“群西南千五百里缴外有尾濮,尾著龟形,长三、四寸”。这些记载,说明古代西南地区的“濮”人就以尾饰闻名。看来尾饰之初,是出于狩猎的功利目的,逐后渐成为勇猛、有力的一种标志,直至转化为单纯的审美意义后,才作为与此习俗有关民族的服饰而延续下来。
在纳西族人们的生活中,始终存在着具有浓厚原始宗教色彩的“东巴教”。“东巴教”的祭祀仪式或驱鬼避邪活动,由兼职僧侣“东巴”即巫师担任。在东巴们所作的祭祀中,贯穿着大量模拟各种动物象形舞姿,并通过被称为《东巴跳》的舞蹈,来宣传教义和讲述宗教故事。这些舞蹈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颂扬主神丁巴什罗的《主神舞》;有人兽合一的《护法神舞》;有表现各神灵及座骑的《神兽舞》;还有祭祀中心方位大神,在“板铃”、“板鼓”、“铜锣”和“大鼓”等乐器的伴奏下,由“东巴”们手持弓、箭,以双脚跳、跨步、蹲跳、平步、吸腿等动作,表现鹰与神之间故事的《大鹏鸟舞》 等等。这些舞蹈不但舞姿优美多变,而且吸收了不少民间舞蹈以及武艺、拳术等,使《东巴教》在民众中得以广泛传播。
为了使“东巴教”的祭祀程序和为祭祀所用的《东巴跳》不至失传,能永远分毫不差地表演和传衍,早在唐代,就以10世纪前创建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对“东巴教”的各种经文、舞蹈跳法以及多种诗歌神话和生产知识一一进行了记载,并大部分留至今日。其中“东巴舞谱” 所示意的舞蹈动作,不但动作的姿势和次数一目了然,而且还有明确的方向性。使后代东巴们能够依据记录准确无误地进行祭祀舞蹈。其中以象形文字记载的《大鹏鸟舞》,不仅在我国尚属罕见,就是在世界上,也属于稀少和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古代舞蹈文献。
纳西族除“东巴舞”外,还有多种优美而抒情的自娱性歌舞。而且,他们至今沿袭先民白日追捕猎物,夜间围篝火作舞的习俗。每当日作归来、明月当空,不分男女老幼的人们便不约而同地聚到坝上场院的篝火边,纵情高歌、牵手顿足轮换地跳起各种圆舞,以增进人们生活的情趣和消除疲劳。
纳西族的歌舞,共分两大类:一类是不用乐器,由人们边歌边舞的集体舞蹈;而另一类是不歌唱,只使用竹笛或彝族传统乐器葫芦笙演奏乐曲伴舞的舞蹈。
流行在丽江大东乡一带,被纳西人们喜爱的传统集体舞《窝热热》和《阿哩哩》,参与人数可由十余人多到百人。《窝热热》舞蹈,由一人领唱众人合的伴奏下,人们动作一致地向前后弯腰、顶胯的同时,顿足为节围篝火旋转而舞。并在作舞过程中,不时加入男子高亢的劳动号子和女子模仿山羊的叫声,以追忆先民们原始狩猎时的情景,整个舞蹈充满着古老而质朴的生活气息。另一自娱性圆圈舞《阿哩哩》,是在集体“口弦调”的伴唱下,男女间隔站立、牵手作舞。舞蹈虽然基本只以“三步一抬”的动作贯穿始终,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另外,过去一般只在举行丧葬仪式后所跳的圆舞《喂蒙达》,队形与其它舞蹈有别。大家左手叉腰,右手搭在前一人肩头,站成弧形舞队边歌边舞,队首的一男一女即为领唱兼领舞。由于歌词风趣、旋律活泼、动作轻快,一直不被人们忘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需要,现在的《喂蒙达》舞蹈已成为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的自娱性歌舞。
以一只竹笛或葫芦笙等乐器为伴奏的另一类圆舞,一般由队首的乐器演奏者为领舞,男女舞者站成弧状不闭合舞圈的各一半。纳西族的《芦笙舞》中更多地保留了彝族舞蹈中,男女相互所做的“对脚”和“靠背”等动作,成为一种欢快、活泼,跳跃性很强的民间舞。而纳西语称作“比力蹉”的《笛子舞》,也因旋律的优美和舞速的多变而更为抒情、潇洒。
每当节日喜庆和圆月之下,村寨中人们欢聚于篝火边,伴随歌声、呼号和乐曲,牵手顿足、轮番作舞至通宵达旦。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