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个支系繁多、分布地区较广的南方民族。由于历史的悠久和民俗文化的丰厚,使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支系的苗家儿女在语言、服饰和歌舞活动等方面,都强烈地显示着各自得天独厚的文化色彩和鲜活的民俗魅力。但既然同为苗家,毕竟还会有着本民族在神灵崇拜、生活习俗、歌舞形式和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的共性。其中,使用芦笙作舞和用芦笙为群舞伴奏,是苗族各支系所共通的特点之一。从总体上看,苗族的歌舞虽然基本上大同小异,但不同地区和支系的苗族,又都有着各自十分别致而独特的形式。
(贵州花溪芦笙舞)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多被称为“踩堂”,但由于“踩堂”舞蹈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这一传统名称已基本被人们改称为“芦笙舞”了。但为了体现不同地区“芦笙舞”的差异和特色,人们只好又在“芦笙舞”前冠以地区名称加以区分。因此,就出现了“广西融水芦笙舞”、“贵州黔东南芦笙舞”、“贵州花溪芦笙舞”等众多的“芦笙舞”形式。男吹芦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传统习俗。但只有在贵州,不逊于男子的苗家女,在“踩堂”中抱芦笙边吹边舞,可谓是其它地区“芦笙民族”不曾有的一道风景。苗族的青年男子,在必须吹得一手好芦笙、能参与集体的“芦笙舞”外,如还能掌握有着特殊高难技巧的单人或双人表演形式的“芦笙舞”,那他就会成为男性中的佼佼者而更多地赢得未婚女子的青睐。
贵州省花溪的苗族青年男女,每当年节喜庆时就会自动聚到一起,边吹芦笙、边跳“芦笙舞”。在演奏芦笙的人群中,除青年男子之外还不乏妙龄少女。她们与男芦笙手同站一个舞圈,毫不逊色地边吹奏着手中的芦笙边与外圈的女子共舞。两个舞圈相互交叉、换位,一会儿向中心蹦跳聚拢、一会儿又向外围旋舞散开,有如百花园中的朵朵鲜花在争妍绽放,又好似缤纷的彩蝶在纵情歌舞。虽然这些舞者都并非出自专业的舞人,但舞蹈风格的古朴、潇洒和舞者发自内心的喜悦,领一旁的观看者,也会被这充满生机的歌舞所感染,乐不可支地随歌舞而拍手顿足。
而更有趣味的是,苗族的另一分支因女子头上戴有尖顶栗色帽,而被俗称为“尖头苗”的苗族未婚青年们,虽然在集体“芦笙舞”中已与心上人曾共同欢乐作舞,但在舞蹈中姑娘们并没有向心上人表达爱慕的机会。因此在集体舞结束后,在尖头苗中极具浪漫色彩的“牵羊”风俗,就会出现在不少的青年男女之间。只要你跟随在仨一群俩一伙的姑娘后边,就会发现她们并不是在节日的会场中随意散步、游逛,而是在专心地寻找自己心中的情人。她们一旦发现了对方,勇敢的姑娘就会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长长的深色布带,义无反顾地把一端拴在男青年身后的腰带上,另一端紧紧地抓在自己手里,开始默默地跟随在男青年后面任其走向何方。这种用腰带来牵着热爱自己的姑娘前行的形式,被当地人称作“牵羊”。更有意思的是,一个优秀的男青年有时会同时牵着几只“羊”四处游逛。但请放心,这种形式对于男青年来说,正是他显示自己魅力的难得机会而洋洋得意;而少女们也会为自己选择了优秀男子而欣慰。更为可贵的是,姑娘们深知她们所进行的是公平的爱情竞争,因此女友之间决不会因此而不快,真正谁能笑到最后,还要取决于对方的选择。
流传在广西北部融水县,由男子双人表演的《三桩芦笙舞》,是具有较高杂技技艺的男子表演舞蹈之一。《三桩芦笙舞》顾名思义,该舞作舞于三根木桩之上。大家可以设想:一人作舞于三根桩子之上,可有一根闲桩供来回跳跃的表演者有落脚之处,能始终保持不落地已不简单;而当双人在桩上合舞,四只脚蹦跳于三根木桩上,这个难度就非同小可了。明亮的芦笙与月琴等乐器合奏的曲调一旦腾空而起,就可见两位舞者双手抱芦笙立于桩上,开始了在三根桩子上知己知彼地轮跳四只脚的舞蹈。表演者以忽紧忽缓的芦笙曲指挥着脚下的动作与速度。他们桩上技艺的娴熟、身体平衡的把握、二人默契的配合与演奏芦笙的谙熟融为一体,贯穿于舞蹈始终。使拥满四周的观看者充满了惊讶和赞叹。也正是出于表演者掌握技艺的难能可贵,使融水县的苗族《三桩芦笙舞》扬名四方。
远离广西融水县的贵州许多苗族区域,同样有着男子表演的芦笙舞蹈。其中,双人男子芦笙《锦鸡舞》就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舞蹈。苗族人民自古有崇拜飞鸟的习俗,锦鸡是他们心目中的凤凰。因此模拟、表演锦鸡的各种姿态,是苗族许多舞蹈不可或缺的内容。由男子双人吹芦笙所表演的《锦鸡舞》,就是由两名男青年,头戴插有长长锦鸡羽翎冠帽、着白衣黑裤、佩挂民族喜庆时的传统饰物,在自己演奏的芦笙曲下翩跹起舞的舞蹈。他们时而模拟锦鸡欢快嬉戏、相互争斗,时而以单脚跳跃的动作从伏身的伙伴背上越过,落地后摆出双人造型姿态而芦笙曲调从不间断。使人深感表演者功底的深厚和锦鸡栩栩如生地在自由天地中游玩、觅食的生动情景。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