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舞蹈:》风韵独到的爱情劲舞

风韵独到的爱情劲舞


风韵独到的爱情劲舞 来源网络 | 时间: 2019-03-17  | 文章来源: 来源网络 在四川省茂汶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杂古脑河流域,羌族民众对待爱情的态度要较其他羌族村寨更为开朗、豁达。他们至今在歌舞中还保留着公开男女爱恋之情和为此接受众人夸..
风韵独到的爱情劲舞 来源网络 | 时间: 2019-03-17  | 文章来源: 来源网络

在四川省茂汶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杂古脑河流域,羌族民众对待爱情的态度要较其他羌族村寨更为开朗、豁达。他们至今在歌舞中还保留着公开男女爱恋之情和为此接受众人夸耀、爱护的风俗和传统。

《夸耳环》是由当地未婚男女参加的娱乐性歌舞活动。该舞是较其它任何《青年锅庄》在表达双方情谊上更加幽默与诙谐的舞蹈。

《夸耳环》歌舞的队形为不封口圆圈形式,但每个人在圆圈的站位很有讲究。队形的排法从不封口的两端起始,从前向后分别由一对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相对排列,构成男女各半圈队形。当青年们饮完一轮咂酒后,舞蹈便在前来观看的众人哄闹中开始。

 

《夸耳环》舞蹈没有任何乐器伴奏,舞蹈的姿态、速度随舞者所咏唱的内容和节奏而变。青年们在羌、藏、汉三种语言相互混合的歌曲声中起舞,每段歌曲的前半部,由站在圆圈开口处的两位男女“主角”进行领唱,后半部歌曲则由大家齐声欢唱、帮腔和起舞。在众多边歌边舞的民间集体舞中,这种“歌”与“舞”绝对对位、同时在“集体舞”中含“双人舞”的形式,是很难见到的。

舞蹈动作随领唱者缓慢、羞涩与合唱时的激烈、欢快频繁变化。歌词的内容在“夸耳环”为主题的基础上,由舞者即兴发挥而更显情趣。舞蹈首先由男主角以极其风趣的边歌边表演形式,来夸赞自己心上人的聪慧和所佩戴耳环的美丽。在众声附和下,满面通红的姑娘满怀腼腆、充满激情的答唱和古朴的舞姿感谢男友对自己的赞美及自己对对方情有独钟的由来。随着男女双方的相互赞美与爱慕之情的层层深入,整个舞圈和围观者的欢乐气氛逐渐进入高潮,甚至转向了众人的提问和男女主角轮流对答的歌舞场面。这欢快的第一轮歌舞,直延续到“主角”再也招架不住、无言答对时终止。然后更换另一对恋人开始《夸耳环》的第二轮舞蹈。

每逢青年人跳《夸耳环》时,村寨里的人们都会蜂拥而至。因都想通过青年们跳《夸耳环》舞蹈,得知未来的女婿、媳妇是哪家的,而常常形成看《夸耳环》舞蹈的人比跳《夸耳环》舞蹈的人还要多的局面。

虽然同是羌族,而且相距的地理位置也并不遥远,但不同村寨的羌民在一些生活习俗和服饰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然而这众多的不同并非心血来潮,而多是出于历史上的特殊事件。

居住在离茂县县城不远的黑虎乡,虽然他们同为羌族,却有着另一个以头饰特征而定的俗称“白头羌”。羌族妇女的服饰,向来以强烈的对比色和艳丽的手绣工艺著称。但进入黑虎乡后,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却是不分老少,妇女的装束一致的蓝色上衣、黑色长裤和白麻布包头,包头的一端缠成“虎头”状,另一端披在背后;男人虽不包头,但一色素白麻布的中衫和深色长裤,虽全然“丧服”打扮,但却未见人们悲哀之状。原来这种装束的由来是起自在很久远的古代,有一支羌民为了躲避外敌的杀戮,从中国西北向南迁徙。希求能在川北岷江流域的深山中,留得一块宁静的生活栖息地。但仍穷追不舍的北方外族,声称要把逃进山里的羌人全部斩尽杀绝才罢干休。当这支羌人面临绝望时,一位名叫黑虎的羌族青年勇士挺身而出,带领全体羌民与外敌进行殊死的浴血奋战,终于击溃进敌保全了村寨和妇孺老小的生命,才使这里的羌族代代得以延续。但这场激烈的战争,却让年轻的黑虎为民族的存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生命。生活在这个山寨的羌民们为了纪念黑虎的恩德,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黑虎对家乡族人所作出的奉献,便决定不仅把住地从此改名为“黑虎乡”,而且还作出了全体乡民永世为黑虎将军戴“万年孝”的规定。从此后,妇女们脱下了霓彩绣鞋和斑烂的长袍、摘去所有的饰物,穿戴上素服、孝帽;男子们也以身穿麻衣来表达自己对黑虎的哀悼。也正是这个延续至今的规定,形成了黑虎乡特有的服饰和随之而来被叫作“白头羌”的俗称。

再偏僻的地域和灾难深重的人群,也抵挡不住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逐。黑虎乡有着神话般历史所造就的服饰,同时也有着与众不同、以姿态“密码”来表达爱情的方式。这个密码即藏匿在当地特有的《对衣襟舞》中。

自娱性的《对衣襟舞》 是未婚青年男女在集会或节庆时,用于选择情人或与情人共舞的“锅庄”类舞蹈。参加舞蹈的人数不限,但男女人数必须相等地分站成内外两圈,并按相反方向边歌边舞。作舞时,青年们用双手提起自己衣衫前襟的两角,在跳跃中向不同方向摆动,动作简单而欢快。粗看起来,每每相遇作舞的青年男女在整个舞蹈中的动作和形态似乎变化不大,但只要细看就会发现,每对舞者作舞时的舞姿因“情有独钟”而并非一致。这就是:如果互为情人轮换到一起时,双方就会喜形于色地提起各自的衣襟,以各种姿态频频相对;而相互不愿成为情人的双方相遇后,虽然会十分愉快地旋转作舞,但却不见互对衣襟的场面。尤其当舞蹈进入应“对衣襟”的舞段时,有时就会看到一方高提衣襟希望与对方相对,而对方却以舞避之。每逢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就会爆发出一片友好的哄笑或喊叫。这是因为在一年难得的几次集会作舞时,没有异性朋友的未婚男女,急不可待地希望能通过《对衣襟舞》来寻找和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如果对方也有意,便一拍即合地在舞蹈中将衣襟频频相对,作为传递爱情的“密码”,向对方和向众人宣布自己的爱情;但如果对方无此意,那即便把衣襟提得再高也无济于事。

来源网络

点击搜索与:民族民间舞蹈,羌族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