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瑶族是个支系多、分布广的民族,只广西境内的瑶族就占本民族人口总数的 70%,因此有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说法。
古老的瑶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与习俗,要想深入了解瑶族民间各种形式舞蹈的详情,必须北起大瑶山,南至北部湾瑶族聚居区一一进行考察,才能对瑶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瑶族各个分支的称谓,多以服装色彩和聚居地命名,如河池地区的瑶族,因男子长年穿白色裤子,被称为“白裤瑶”;钦州地区的瑶族,以女子头戴独特的花帽,被称为“花帽瑶”;柳州地区喜穿蓝色大褂的男女瑶族,被统称为“蓝淀瑶”,此外还有“红瑶”、“花瑶”、“山子瑶”、“盘瑶”等数不胜数的分支与族称。位于广西北部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中,居住着自明代起,先后来自其他多个省份,方言不同、服饰各异的瑶族分支,如“茶山瑶”、“坳瑶”、“山子瑶”、“盘瑶”和“花蓝瑶”等。这些分支称谓的由来,都有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说法。
瑶族自古崇拜多神,是认为万物有灵的民族。据资料记载,自秦汉始中原文化逐渐进入南岭,瑶族开始将开天辟地之神“盘瓠”视为本民族的创始者和佑护神加以崇拜。并在每年收获季节全体瑶民要举行隆重的“盘王节”对盘王进行祭祀和酬谢,以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每年大瑶山的“盘王节”时,由当地师公选定在大瑶山深处的六巷举行。这天清早太阳刚露头,设在一座高耸山峰前的祭祀场地已聚满了来自各个山寨被邀请的盘瑶、花蓝瑶、茶山瑶、蓝淀瑶等男女宾客。他们装束奇特、色彩缤纷,男子服饰已基本汉化,但女子服装和头饰不但区别大,而且式样各异、艳丽夺目,为一派葱绿的山麓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嗵哐!嗵哐!传来由远而近的锣鼓声,寻声抬头望去,绿荫丛中隐约可见一队挎鼓提锣、高抬神灵塑像的队伍,若隐若现地闪动在悬于半空中的山间小路上。锣鼓声便是祭祀活动即将开始的信号,场上的人们围绕祭坛纷纷找好各自“观礼”的位置。约一袋烟的功夫,大队坳瑶男女和一尊出自老村长之手新雕刻的木质盘王彩色塑像,被安放在祭祀场地的供桌上。这尊栩栩如生的盘王塑像高约 1米,头戴黑色乌纱、身穿红色明代官人朝服、腰系玉带,神态威严庄重、目光炯炯,确是一副汉官打扮。
祭祀场地的北端,为区分“尘世”与祭祀“圣地”,特用竹竿捆扎成似今日舞台上下场门的“阳门”和“阴门”。在安放盘王塑像的供桌前,人们顺次摆放了土地、雷神、雨神、白娘娘、灵娘和猪、牛、虎、熊等各路神灵的木壳面具,面具前供放着刚宰割的猪头和香火等。
仲夏烈日的燥热吞噬了清晨的清凉,乡亲们在供桌上摆齐饭菜、米酒等供品后,主持祭祀仪式的老师公来到鼓面涂满黄泥的一面肥硕大鼓前,一面剥落着已被晒干的黄泥,一面看看日照的阴影,等待吉时的到来。为何只把稀黄泥抹在唯一的大鼓鼓面上?原来瑶族一般对两端蒙皮的不同蜂腰长鼓统称为“长鼓”,但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长鼓”有两种,一种是体型肥硕而笨重的长鼓,被山里瑶民称为“母鼓”,而体型细瘦、轻巧,可边敲边舞的长鼓被称为“公鼓”。“母鼓”因鼓面大容易受潮疲软,使用前通过晒干涂抹在鼓面的黄泥来绷紧鼓皮,久而久之“母鼓”便落下了“黄泥鼓”的俗称。而“公鼓”因鼓面小不用抹黄泥,太阳晒晒也就行了。
为祭祀活动担任伴奏的锣、鼓、镲等乐器的突然齐鸣宣布了祭祀活动的正式开始。
首先,分别身挎“母鼓”和“公鼓”的五名师公,在“母鼓”率领下敲击着不同音色的长鼓,穿过“阳门”向祭祀“圣地”鱼贯而来。他们围绕供桌敲奏几圈后,四面“公鼓”开始围绕“母鼓”众星捧月般地跳起庄重而古拙的《长鼓舞》。手持“公鼓”的四位师公边翻转击鼓,边往返穿插地表演着跨步跳跃、涮腰弓背、旋转退进等动作幅度大、跳跃性强,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舞步。“公鼓”造型的轻巧灵便是形成《长鼓舞》舞姿灵活多变、刚柔相济的关键,也是成为今日舞台上《长鼓舞》的表演形式。相形之下, “母鼓”由于鼓身硕大笨重难于起舞,让人会感到它在舞蹈中的作用只是敲打节奏,却很少有人去注意两种鼓的敲打方法。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公鼓”是用两手的指、掌以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在两端鼓皮上进行敲击,奏出清脆响亮的悦耳高音;而“母鼓”则是右手持薄竹片、左手以掌在两端鼓皮上轮翻敲打,奏出不同音色洪亮、厚重的低音。不同音色、音高和节奏的鼓乐在山谷的回荡与共鸣,形成了一部无限广阔、厚重,笼罩着整个大瑶山的神和人的“山林交响鼓乐”。
大瑶山的坳瑶在传统“盘王节”的祭祀中,认为必须以同时演奏公、母长鼓,才能达到祈求神灵保佑民族繁荣和昌盛。而《黄泥鼓舞》的全过程,始终是以“肥硕母鼓”为中心“瘦型公鼓”围绕“母鼓”敲奏、作舞。这种形式完全符合世界远古先民为获取“繁衍”,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出现单独崇拜“肥硕母体”和同时崇拜“公、母”象征物的共同文化现象。虽然今天的坳瑶们在表演《长鼓舞》时可能已没有祈求“繁衍”的目的和心态,但在《黄泥鼓舞》中却仍深刻地体现着古老瑶族最初的文化内涵。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