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鄂伦春和鄂温克两个民族,分别生活在我国东北部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森林地区。
鄂温克和鄂伦春两个民族的族源基本相同,都是源于古代亚洲北部古代匈奴部族支系室韦部落的后裔,在民族成分上与蒙古族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他们后来分别迁徙到不同的地域去生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地域的变化与周围其他不同民族的影响,使这两部分人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产生了各自的特点和差异,而分别出现了两个人口较为稀少,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和“山岭上的人”的鄂温克民族和鄂伦春民族。
鄂温克族最初居住在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至远东库页岛地区,大约在17世纪的清代才迁徙到我国境内。他们虽然大多数人居住在山林中,但也有些生活在山下的草原地区,形成了一个民族中同时存在以游猎为主和以农牧结合为主的两种生产方式。
鄂温克族人民喜爱歌舞,不论居住在山上还是山下的人们,在劳动之余或节日之时,用歌舞形式抒发情感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生活在农牧区的鄂温克族中,有着专供妇女们自娱的游戏性舞蹈《奴该里》。舞蹈时一人为领舞,以一脚脚跟着地,紧接脚掌拍打地面的同时,另一脚踏地跟随的步伐贯穿于全舞,并不断即兴地变换各种模拟生活的姿态。如一手在额前搭凉棚,另一手反叉腰的“了望”姿态;全蹲双脚蹦跳,两手交替做一手叉腰一手揪自己耳垂,模拟“戴耳环”等舞姿和动作,然后由其他人边歌唱边模仿。为了加强舞蹈的欢快气氛和节奏感,领舞者还不时地带领大家呼喊“阿罕拜”、“得辉达”“罕达、罕达”等口号,使舞蹈更加刚健有力和富有情趣。动作速度的递增和模拟姿态难度的加大,定会有人逐渐跟不上领舞者的动作而败阵下来,受到事先规定好的惩罚。
《篝火舞》是居住在山上鄂温克人的自娱性舞蹈,参加舞蹈的人数不限,男女间隔地围篝火组成圆圈载歌载舞。《篝火舞》据说在过去步伐十分丰富,但现在只留下了舞速从慢到快的三种舞步。舞蹈的人们在歌声中沿顺时针方向缓步行走并作出向后扭身姿态,随后女子用双臂撑在男子下垂的手掌上,男子以两脚轮流踏跳前进的步伐携带女子围圆圈运转。在这欢乐的舞动之后,舞蹈进入高潮。人们紧紧靠拢密集的圆圈队形,两脚轮换向前踢出。每当踢右脚时,人们拉紧的手臂向后摆,头部向前聚拢;而踢左脚时,身体后仰、手臂前摆。这种动作随着伴唱歌曲的逐渐加快而越发困难,直至不能再继续进行为止。
鄂温克民族自古以天鹅为民族图腾,至今他们对每年随季节南北迁徙飞翔的天鹅,仍报以极大的崇敬。只要人们看到有成群天鹅飞过,男人们会脱帽向它们致敬;妇女们则要向天空泼洒牛奶来表示对天鹅的爱戴。所以至今在鄂温克民族中,一直流传着模拟天鹅南北飞迁和择地筑巢的《天鹅舞》。在舞蹈的行进中人们边用双臂模拟天鹅展翅飞翔的姿态 ,边始终由人们交替地分别发出高低不同,模仿天鹅的鸣叫声,以此作为舞蹈的节奏和伴奏。
鄂伦春民族自古信仰原始“萨满教”,北方深山中的黑熊是他们敬仰的图腾。他们认为:远古时期,鄂伦春人与熊有着血缘关系而把熊称为“祖父”和“祖母”。鄂伦春民族是个性格爽朗、豁达,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多为自编自唱的即兴歌曲,而舞蹈内容和动态也因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形成了以模拟动物姿态和生活动作为主的特点。
老幼皆知并都能参与的鄂伦春族《熊斗舞》,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游戏舞蹈之一。《熊斗舞》一般由3人一组进行,动作十分简单,参与者双手拄在略弯曲的双膝上,口中不断发出 “哼姆!哼姆!”模仿熊的吼叫声。舞蹈开始先由两人扮作熊态,边摇晃着头和肩部边向对方发起进攻。然后,另一只“熊”也以同样姿态进入舞蹈,企图阻止和劝解开两只正在以嘴相咬、交战正酣的“熊”。但由一只以同样动态的“熊”来阻止和隔离开另两只“熊”的搏斗,也并非为易事。
鄂伦春族的另一个《树鸡舞》,也是充满无限情趣,可供任何人,尤其是儿童参与的竞赛类游戏舞蹈。开始时,参加者列一横排,双手放在深蹲的双膝上。裁判在距起点大约10米处进行裁决。一声令下,起点的人们先齐声高唱:“谁要是最先到达终点,谁就是梅花鹿;谁要是半路逃跑,谁就是兔子;谁要是跳到一半就发笑,谁就变成臭李子;谁要是落在最后,谁就是又胖又笨又懒的树鸡!”歌声一落,人们便开始以双脚用力向终点跳去。蹦跳在前边的佼佼者,在途中还可以两臂的上下摆动、快速蹦跳、旋转等姿态模仿“树鸡”,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取笑落后者。但真正谁是又懒又笨的“树鸡”,要在游戏最后的欢笑中才能揭晓。
此外,鄂伦春族在庆祝狩猎丰收时,一定要跳模拟狩猎过程的《依哈嫩舞》。这个舞蹈可由双人或多人进行,动作的前半段由参与者,模拟狩猎过程中的牵马、扬鞭策马奔驰、了望、下马、射击、拣拾猎物、返回住地等系列动作。然后,所有在场的人们伴着优美的歌声,围成圆圈做沿逆时针方向的侧步行进舞蹈,以此来表达人们的和谐生活与欢畅心情。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