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为文物保护,特别是建筑文物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天津市共有文物点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近1500个,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个,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并合理利用,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十五期间,天津加大对文物,特别是历史风貌建筑文物的保护力度,涌现出了一大批保护文物的单位和个人。天津市民李秉贤大爷就是其中之一。李秉贤大爷在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的老房子里住了20多年了。2004年时由于下雨,老房子的地下室进了水要休整地面,院儿里的邻居们就一起整理地下室的杂物,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大理石墩。起初谁也没在意,就用它来放了花盆,直到2006年4月份,两个陌生人来到了这个小院儿,并提出要用200块钱买走这个石礅,李秉贤大爷才想到,也许这就是文物。于是他们找来文物所工作人员进行鉴定。
李秉贤告诉记者,“文物所随后就派人来了,告诉我们,这是个文物,是西洋建筑的一个构件儿,对于研究现代建筑和历史沿革都有很大价值,一听这个我们就立了个手续,就献给国家了。我们感觉就是,文物光国家保护不行,我们居民老百姓都应该注意起来,大家都提高文物保护的意识。”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天津作为我国近代文化历史名城,也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其中,天津市和平区文物建筑资源丰富,共有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市级文保单位52处,区级文保单位64处,尚未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35处,均占全天津市的一半之多。近年来,和平区大力挖掘近代人文旅游资源,相继在重要名人旧居和风貌建筑前镶挂了120多块文物建筑说明牌,开辟了五大道风貌建筑博览游,法式建筑风情游等依托近代文物建筑开发的旅游特色线路,利用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中共北方局旧居开辟了红色旅游专线,成为“近代中国看天津”都市观光游的重点。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靳凡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在积极丰富着这些景区景点的内涵。他说,“现在市风貌建筑保护办公室正在五大道地区腾迁100栋小洋楼,使这些建筑能够更好地保护下来,使五大道地区有更多的小洋楼对社会开放;另外我们配合海河改造,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使原有的文物建筑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使这些人文景观更多地展示给海内外的游客。”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大规模城市建设,天津一些比较重要的遗址故居也有被拆毁的现象。自1980年以来,已经被拆毁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有4个、区县文物保护单位16个、文物点160个,约占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6分之一,在这个不小的数目中,就包括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遗址。如李大钊指导天津建党的遗址,彭真、薄一波等进行斗争的河北省第三监狱等等。天津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陈雍提出应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他认为,“首先认真学习《文物法》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各级部门的执法力度,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当中,纳入到各级领导的责任制中。还有就是不应该单纯追求GDP增长指数,不追求以牺牲环境和资源,包括很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为代价的高速度经济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翟媛 王嘉军 通讯员刘枚 李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