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在中国园林里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艺术手法,往往临水而筑,形如舟楫,人入其中顿生似航非航之感,拙政园“香洲”、留园“明瑟楼”、怡园“画舫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位于虎丘“拥翠山庄”东侧的旱船“不波艇”却是依山而筑,虽得山木掩映,却无池沼可依,在众多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
“不波艇”坐北朝南,歇山顶,状若飞举,因舫靠拥翠山庄院墙,所以一改在画舫两侧置和合窗的普遍布局,而是单在东侧设窗,并省略了一般旱舫中堂内置的扇和头舱一侧的跳板,直接与山园石径相通,使画舫风格更为简约,与拥翠山庄浑然一体,颇具山林隐逸之气。舫题额“海不扬波”,暗寓虎丘原名海涌山,在远古时代是海中涌现的一座岛屿。据方志记载,过去山上就有“望海楼”,可眺望海景,刘禹锡曾留下过“独宿望海楼,夜深真木冷”的诗句,时至今日,环山河环抱虎丘,依然让人隐约感受到几分海上浮仙岛的独特景致。舫南虽无池沼可依,确有古井“憨憨泉”可借,该井为梁代高僧憨憨尊者所凿,相传此井泉脉恰好在海眼上,所以又叫“海涌泉”,泉水甚清,《桐桥倚棹录》上就有“居人于此汲泉烹茗”的记载。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春,邑人朱修庭和僧云闲寻古访幽,在荒烟漫草中找到了古憨憨泉,恰逢清末苏州状元洪钧诸名流,大家品茗后深感泉水水质优良,在洪钧倡议下,募集到钱款数万,利用憨憨泉周围的隙地建造了拥翠山庄。山庄依山筑屋,形成台级式小园,园内虽无池沼,但翠木茂密,石径盘转,《拥翠山庄记》就有“杂植梅柳蕉竹数百本,风来摇,戛响空寂,日色正午,人景皆绿”的记载,而“不波艇”犹如一叶扁舟泊于山道一侧,地理位置绝佳,上可仰视虎丘斜塔,下可俯瞰憨憨泉、环山河,弥补了山园缺乏水景的不足,白居易所津津乐道的“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的山水意境在此显露无遗。(孔继昌)
《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