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班社在历史上曾以三种组织方式进行演出和演唱活动。第一种是民间组织的专业班社,面向城乡观众;第二种是官僚士大夫豢养的家庭戏班(包括宫廷的内廷戏班),也属于专业,观众对象是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第三种是业余组织,成员是各阶层的昆剧爱好者,演出较少,往往以清唱为主。在昆剧发展过程中,以第一种组织的作用和影响为最大,它们是昆剧面向广大群众的主体。后两种的班社组织对昆剧艺术的推进也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演员,不论是梨园世家、科班出具或是业余爱好,他们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或自身条件的变化,并不限于参加那一种方式的组织,故流动性较大,相互学习机会多,甚至有一些擅长演昆剧、同时兼演其他剧种的演员,成为"昆弋"名家、"昆乱不挡"。因此,以上三种班社组织方式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总的说来,民间专业班社演出实践最多,生命力量强;业余爱好者舞台实践较少,但着力于探讨研究昆剧的声腔艺术方面。家庭戏班则介于两者之间,演出风格趋向细腻流于柔弱,适合表演才子住人或,尤以小生行的巾生和旦行的闺门旦有其独到之处。
?一、专业班社 明代万历年间昆剧兴盛时,专业班社已经很多,出色演员即为班中台柱。《决雪堂日记》所谓"吴伎以吴徽州班为上,班中又以旦张三为上;今日易他班,更觉损色"。明末侯朝宗《马伶传》介绍南京最著名的两个班社为兴化部、华林部;华林部演《鸣凤记》严嵩的李伶很有名,而兴化部的马伶后来超过李伶,使该部"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可见主要演员在班中地位之重要。"马伶名锡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说明马锦还是一位少数民族演唱昆剧的著名演员。华林部的演出一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
?明末清初,由于昆剧班社众多,各班每有自己的拿手戏,因此往往以本班最擅长的剧目作为班名。简社主人编咨《倒鸳鸯》传奇反映上海演剧情况,指出"城中二十五班",有香囊班、琵琶班、麒麟班、连环班、浇纱班、金花班、绣襦班;这些班名无疑都是以流行剧目命名的,如《香囊记》、《琵琶记》、《连环记》、《浣纱记》、《绣编记》都是昆剧代表剧目,推知以剧目命班曾经是昆剧班社一时一地的风气。
?清康熙年间,北京的昆剧班社很多,孔尚任说"推聚和、三也、可娱三家老手,鼎足时名"。聚和班因演《长生殿》名声最大。另外,曾经演过《桃花扇》的景云部和金斗班也较有影响。同时,苏州著名的戏班有寒香班、凝碧班、妙观班和雅存班。演员以寒香班的净色陈明智最享盛名,他还曾去北京演出,誉满南北。且色王紫稼,"妖艳绝世,举国趋之若狂",也是-个突出的人物。而唱净兼唱老生的周铁墩,更是一个演正反面人物都能胜任的好演员。以上三人都有较多资料记述他们的演剧情况。
?康熙以后到乾隆初期,虽然从剧本创作说,已经走入本路,但是舞台演剧,依然声势赫赫。这-时期的表演艺术更为成熟,具体反映在经常演出大量折子戏上。根据《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可知乾隆初期苏州一地,有集秀班、聚秀班、结芳班、集锦班、永秀班、李芝班、品秀班、保和班等四十一个戏班,其中以集秀班居于首位,它历史很长,影响最大,到道光七年(1827)才解散。吴长元《燕兰小谱》说:"集芳,苏班之最著者。其人皆梨园父老,不事艳冶,而声律之细,体状之工,令人神移目往,如与古会。非第一流不能入此。"今能查到的曾先后加入集秀班的演员有金德辉、李文益、王育增、王三林、张慧兰等,以唱旦的金德辉名声为大,演《牡丹亭》称绝,称为"金派喝口"。
?苏州和扬州邻近,由于扬州在清代中叶盐业的繁盛,巨商经营昆班戏,使苏州很多名演员都到扬州去搭班演唱。乾隆时扬州就有统归两淮盐务管辖的著名"七大内班",即徐尚志的老徐班,黄云德、张大安、汪启源、程谦德组成的各班和洪充实的大洪班,以及江广达的德音班。老徐班的组织规模为副末:徐维琛、壬九皋;老生:山昆壁、朱文元、张德容;小生:陈云九、董美臣、张维尚;老外:王丹山、孙九皋;大面:周德效、刘君美、马美臣;白面:马文观、王炳克;二面;钱云从、钱配林;三面:陈嘉言;老旦:余美观;正旦:史菊观、任瑞珍;小旦:吴福田、许天福、马继美、王四喜。各行角色在当时都有精湛的表演剧目,有的形成流派影响很大。另外还有精于场面音乐伴奏的好手多名。其他各班也有各行的著名演员和代表剧目,搬演频繁,造成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竞赛,使扬州昆剧盛况空前。
?乾隆以后,昆剧渐趋没落,出戏出演员的情况大不如前。到清代后期,班社大量减少,甚至在昆剧发源地苏州及附近上海一带,也只仅存"大雅"、"大章"、"全福"、"鸿福"。全福班时间较长,包括大雅班等解散后加入的演员,一直支撑演出到清末民初。班中主要角色为老生:李子美、李桂泉、沈锡卿;小生;沈寿林、沈月泉、陈凤鸣;老外:吴庆寿、吴义生;大面;张茂松、尤顺庆、程西亭;白面:金阿庆;二面:陆寿卿、沈斌泉、姜善珍;三面:王小二、小金寿;正旦:阿本;小且:葛小香、丁兰荪、钱金庆、周凤林、小彩金、施桂林。辛亥革命以后,仅存的全福班也很难维持。当时社会上-些爱好昆剧人士已感到这门古老艺术濒临失传,有意举办一个继承昆剧传统的组织,招收学员,以免剧种消亡,导致1921年在苏州成立昆剧传习所。
?
?昆剧传习所聘请沈月泉、沈斌泉、吴义生、小彩金、龙彩云为教师。他们全是全福班后期的演员,行当虽不齐,但有多年的舞台实践,可兼教各行的戏。学员年龄在十二岁上下,即后来继承苏州昆剧传统的一批"传"字辈演员。主要有生部(包括副本、老生、老外):施传镇、郑传鉴、倪传钺、包传绎;净部(包括大面、白面):沈传锟、邵传镛、周传铮、薛传钢;小生:顾传玠、周传瑛、赵传军;旦部:沈传芷、朱传茗、张传芳、刘传蘅、姚传芗、华传萍、王传蕖、方传芸;丑部(包括二面、三面):王传淞、顾传澜、华传浩、姚传湄、周传沧。学习期满之后,从1926年到1937年,曾先后用新乐府、仙霓社名称演出于上海一带。在下乡演出时,有时还沿用全福班的旧称。他们能演的折子戏有四百多出,本戏很少。直到抗战初期。终于散班。
?二、家庭戏班 明清两代,家庭戏班多为"昆班",有不少剧目和有成就的演员出于这种戏班。如安徽人活之恒(1536-1621)在《剧评》中提到的"申班"即大学士申时行的家班,"邹班"即名宦邹迪先的家班。明末清初昆剧的极盛时期,家庭戏班演唱昆剧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稍有地位权势,总得备一个这样的戏班作为应酬。如果主人确是内行,有的还能亲自编剧、演戏,对昆剧艺术的发展就会结合家班的演出而做出一定的贡献。有的家庭戏班在某一家是世代皆备的,如张岱《陶庵梦忆》所说:"我家声伎,前世无之,自大父于万历年间与范长白、邹愚公、黄贞父、包涵所诸先生讲究此道,遂破天荒为之。"张氏的家庭戏班和班中主要演员,先后计有可餐班:张才、何闰、张福寿。武陵班:何韵士、傅吉介、夏清之。梯仙班:高眉生、李芥生、马蓝生。吴郡班:王婉生、夏汝开、杨啸生。苏小小班;马小卿、潘小妃。茂苑班:李含香、顾芥竹、应楚烟。与张岱的同时人阮大铖、冒襄、吴三桂、吴兴柞、侯恂、徐锡允、祁豸佳、宋荦、尤侗等,均有家庭戏班,这些家班跟随主人的行业进行一定范围的演剧活动。张岱曾记祁豸佳有"梨园癖,"对家班演员"咬钉嚼铁,一字百磨,口口亲授;阮大铖更对家班所演剧本"细细与之讲明,知其义味,知其指归,故咬嚼吞吐,寻味不尽"他班里的旦角朱音仙很有名,在阮死后很久仍在演戏。家班中的女演员(女戏),由于处于奴隶性质的地位,流动性很大。如清初李渔姬妾组成的"李十郎"家班,曾"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山阴包璿序《一家言会集》)。
?家庭戏班的艺术是昆剧整体的一部分。如扬州"七大内班"中的"老徐班"许天福,原是"汪府班老旦出身",也即出身于家庭戏班,后加入"老徐班、成为名角。直到清代后期,北京的醇王府尚有"思庆科班",后改"恩荣科班",培养了"庆"字和"荣"字两批演员,如胡庆元、胡庆和、胜庆玉、陈荣惠;赵荣麟、何荣海等,给后来北方昆剧的演出贡献了力量。
?三、业余组织和业余爱好者 早在魏良辅等人改革昆山腔成功后不久,就出现了昆曲的业余组织和大批爱好者。此后,业余组织一直延续至今;业余爱好者以各自的擅长推进着昆剧艺术的发展。如和梁辰鱼同时的张新,他同赵瞻云、雷敷民、张小泉往来唱和,号"南马头曲"。与魏良辅并起的邓全拙,"亲授七人,皆能少变自立。如黄问琴、张怀萱,其次高敬亭、冯三峰,至兰渭台,皆递为雄。"这些都已具备业余组织和师徒口传心授的形式。但他们的传授多以唱曲为主,只有少数几人兼上台演出。这种性质始终贯串在业余组织中。后来称台上演出的演唱为"戏工",不上台的唱曲为"清工。
?同一名称的一个业余组织,历史最悠久的是无锡的天韵社。它创建于明天局年间阁(1621-1627),到抗日战争时才解散,前后延续达三百多年。它对无锡地区的昆曲继承和传播作出了长期贡献;天韵社的社员历史上在全国各地所起的作用也不能抹杀(如精于中国古代音乐研究的杨荫浏即为该社末期成员)。至于苏州、扬州、北京、南京、杭州以及后来的上海、天津等城市先后成立的曲社,为数众多,甚至在苏州附近的乡镇,浙江嘉兴地区、金华地区,河北省北部一带,湖南省南部,在清代后期,昆剧的业余活动仍很频繁。它们往往为专业昆剧班社增添力量,还不时涌现杰出的演员和乐师。有的业余组织,还从业余的坐唱开始,后来演变为专业班社,在某-地区内有了更大的影响,如浙江宣平民间的民生乐社。
?在明末,业余爱好者以演剧著名者有彭天锡、丁继之、张燕筑等人,唱曲造诣很高的有潘荆南、钮少雅、徐君见等,称为全才的则有王怡庵。《梅花草堂笔记》说王在北京时,演《寻亲记》的张敏,"识者绝倒。诸部闻之,竞相迎致,至马足不得前、他的演唱影响深远,如冯梦龙在《双雄记》本子上加眉批云:"(煞)从来每句截板,此系主怡庵唱定,便于戏场,姑存之。"此外,清初著名剧作《长生殿》在音乐上的成就,即靠昆曲音乐家徐灵阳的帮助。乾隆年间的叶堂尤是昆曲唱法的一代典型,他的《纳令楹曲谱》二百年来被看成是唱曲的范本,对昆曲音乐的贡献很大。当时扬州名班的主要演员象徐维、汪颖士、陈应如等人,都是业余演剧爱好者,以"串客"身份改为职业演员的。这种情形一直保留到现在。最有代表性的是俞宗海(粟庐)和俞振飞父子。俞宗海是清末民初苏州一带的唱曲名家。他继承了早先叶堂的唱法,成为"俞派"宗师;唱各行角色曲子都很精到,传有《粟庐曲谱》。但他始终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俞振飞从小随父学唱昆曲,早年参加曲社。有时业余串戏,到30年代初才转为专业演员。工小生,京剧、昆剧皆能,而后来演出以昆剧为主,成就显著。与俞氏父子同时的有徐凌云、傅侗等,也始终是业余爱好者。他们的演唱和因所学的底子厚。体会深,对近代的昆剧表演艺术颇有影响。
?建国后,在传字辈等老艺人的精心培育下,涌现出一批较有才华的中青年演员,他们是今天昆曲舞台上挑大梁的生力军,如江苏的张继青、林继凡、姚继琨等,上海的华文漪、梁谷音、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刘异龙、王芝泉、张静娴等,浙江的汪世瑜、龚世葵、王世瑶、沈世华等。
?(上图为侯永奎、马祥麟之《戏叔》;中图为清光绪时沈蓉圃之画作“同光十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