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昆曲艺术:》王癣叶朗: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喜春来·曲讯

王癣叶朗: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喜春来·曲讯


王选、叶朗: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喜春来·曲讯

去年11月6日至16日,全国政协组织了一个专题考察团,赴长沙、郴州、杭州、温州、苏州、昆山、南京等地,对全国昆曲艺术的现状作了实地考察。通过这次专题考察,我们深感昆曲艺术一方面正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重大的危机,迫切需要国家加大对昆曲艺术的抢救和保护的力度。下面是我们的几点具体建议。

一、确立由国家扶持昆曲事业的方针

昆曲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戏曲艺术,被誉为“百戏之师”。1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通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这一重大事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昆曲历史价值的认识。昆曲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经典。昆曲在世界文学史、戏剧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昆曲艺术的生存确实面临重大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昆曲缺乏了解,昆曲演出的市场不断萎缩;上演的剧目急剧减少(历史上昆曲剧目可考的有3000多个,到“传”字辈演员还能演600个,在那之后每一代大约减少三分之一);演员、编导和作曲队伍后继乏人,现有人才流失严重(如北方昆曲剧院1982年招收的学员班总计60人,现在只剩下10多人。上海昆剧院10年前从上海戏校招进55人,现在只剩下1多人);昆曲院团的经费严重不足;等等。

我们认为,为了解决昆曲面临的危机,应该确立由国家扶持昆曲事业的方针。因为像昆曲这样世界级的艺术经典,对它的抢救和保护必须保持它的纯正的经典品位。只有由国家扶持,才可以保证这一点。

我们认为,确立由国家扶持昆曲事业的方针,本质上就是动用国家的力量来维护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维护民族文化经典的尊严,这是极其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这一举措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于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有着十分重大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把全国七个昆曲院团列入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它们的经费由政府全额拨款

为了贯彻由国家扶持昆曲事业的方针,我们建议把昆曲院团列入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它们的经费由省市政府全额拨款。目前全国一共七个昆曲院团(通称六团一所,即:浙江昆剧团,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全部演职人员加在一起不足650人。由国家(地方政府)来承担这七个昆曲院团650人的日常经费应该是可以承受的。

三、为每个昆曲院团兴建一座600人的小剧院

现有的昆曲院团迫切希望有一座供自己经常演出的剧院。演出昆曲的剧院在音响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面积不宜过大。我们建议现有七个昆曲院团所在的省市为这七个昆曲院团各建一座600人的小剧院。剧院的建筑风格应充分体现昆曲艺术的优美、典雅、精致的美学品格,要请研究建筑声环境的专家参与设计,以保证剧院具有最佳的音响效果。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的昆曲剧院应达到可以接待外国国家元首的水平。今后外国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不仅可以请他们游览故宫、长城、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而且可以请他们观赏昆曲表演(人类口头和非物资遗产)。

四、由国家拨专款抢救和保护昆曲

我们建议从104年起,国家每年拨出3000万元,连续拨款三年,共拨9000万元,作为抢救和保护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抢救、保存昆曲剧目。这包括昆曲剧目文字资料的整理、出版,挖掘已失传的剧目,以及为昆曲老艺术家的代表性剧目和中青年演员的优秀剧目进行录音录像,建立“中国昆曲艺术音像资料库”。

(二)请老艺术家指导各院团的青年演员排练一批传统剧目。每个院团每年至少要排两部(大的)剧目。

(三)培养昆曲艺术的后继人才。可由文化部和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昆曲高级研修班。培养昆曲演员、导演以及编剧、作曲人才。要特别注重提高学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学、美学、音乐、历史等方面的修养。

(四)收集、发掘昆曲的文字资料和历史文物,包括文献、脚本、曲谱、图片、剧场遗址以及老艺术家的谈艺录,加以保护、整理和出版(展览)。

(五)由国家给全国昆曲院团的演职人员发给“昆曲艺术特殊津贴”,每月600元~100元,以提高昆曲演职人员的生活待遇。

(六)设立“昆曲艺术贡献奖”,奖励那些对昆曲艺术的抢救、保护、研究、革新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和管理人员。

五、加强昆曲院团与大学的联系和合作

从各昆曲院团的经验看,加强昆曲院团与大学的联系和合作,可能是抢救、保护和发展昆曲艺术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措施。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联合、借助大学的力量,举办昆曲的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和各种研修班,培养昆曲的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理论研究人才。另一方面是培养新一代的昆曲观众。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好,其中一部分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们对昆曲这样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昆曲院团应该建立定期到大学巡回演出的机制,大学也应该开设有关昆曲的课程和专题讲座,使一大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这些大学生将来分布到各行各业,他们的影响,可以为昆曲争取更多的观众。保存、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本来就是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国际上的著名大学对这一点都十分自觉。我们的大学对此也应该有更多的关注。

六、加强昆曲艺术的舆论宣传

很多人不知道昆曲,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不够。港台歌星、美国大片为什么这么热,票价那么高,大家还抢着看,主要就是媒体大力炒作的结果。我们要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对昆曲艺术加大宣传力度,电视可开辟昆曲的专栏,元旦音乐会和春节文艺晚会都应该安排昆曲节目或举办昆曲专场。现在我们的媒体对流行艺术的宣传力度过大,而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的宣传力度过小,这种状况亟须改变。要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体会到,观赏昆曲是极大的艺术享受。要使他们认识到,一个人能够欣赏昆曲,就像能够欣赏交响乐、芭蕾舞一样,是有教养、有品味的表现。我们还要大力宣传昆曲表演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昆曲表演艺术家、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名声压倒了所谓“四大天王”,那就意味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王选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朗 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

来源网络 104年3月9日

点击搜索与:喜春来·曲讯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