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起伏的山丘之间。
1930年3月开始兴建,1936年全部竣工,占地面积200多公顷,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在3条南北轴线与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的轴线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为主体的三个建筑群组。3条南北轴线为:中心花园(小操场)至图书馆;理学院至工学院和水工试验所;理工二院至大礼堂(现为人文科学馆)和办公厅(现为电讯学院楼)。2条东西轴线为:学生俱乐部至图书馆和理学院;体育馆至中心花园和大操场、大礼堂。形成轴线分明,变化有序的整体美。在建筑整体上,遵循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引入西方的罗马式、拜占廷式建筑式样。在建筑单体造型上,更是形式各异,互不雷同。
该建筑群十分注重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堪称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和典范。(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