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南约40公里的阿斯塔那及哈拉和卓附近。
阿斯塔那是维吾尔语的音译,是“首府”的意思。墓葬区在阿斯塔那村北和哈拉和卓村的东边,南邻高昌故城,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地。整个墓群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左右。由于墓群所在地区的气候十分干燥,墓群的地下水位距离地面20多米,而墓室一般在地下3至5米之间,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墓内许多怕潮易腐的千年遗物以及古尸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早在清朝末年就一些封建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
阿斯塔那古墓群在二十世纪初遭到英国的斯坦因、俄国人科兹洛夫、德国人勒科克、日本人桔瑞超等的盗掘。1930年中国学者曾到此地调查,收集了墓志和其它文物。1959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在阿斯塔那村北、哈拉和卓村东进行了13次考古发掘,清理了西晋至唐大历年间的墓葬近400座,出土数千件珍贵文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墓葬的分期、出土丝织品、文书等的研究。
历次发掘出土的文书拼合整理后可读的约有2000余件,其中大多数是世俗文书,包括租佃、雇佣、买卖、借贷的契约;户籍、手实、计帐、定户等帐、受回帐、欠田帐、退田帐、差科簿等籍帐;审理案件的辩辞和录案、授官授勋舍身、收发文簿、收支帐历、行旅的过所和公验、符帖碟状等官府文书;以及历书、药方、经籍写本、私人信札、随葬衣物疏等。文书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975年在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国家文物局成立了专门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小组”,由中国著名史学家唐长孺教授主持,将这批古代的文书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整理,编辑成册,定名《吐鲁番出土文书》。
历次出土的丝、毛、棉、麻织物共有一千余件,其中有锦、绮、绢、纱、罗、染领、刺绣等品种,色泽鲜艳,图案新颖。这些丝织品大部分来自中原内地,也有一些是波斯的织锦和新疆本地的产品,为研究中国纺织发展史、新疆古代纺织工业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标本。
墓中所见的绘画有壁画、版画、纸画、绢画、麻布画等多种形式,内容可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天文图。出土的泥塑木雕俑像千姿百态,绢花、彩绘陶罐等器物各具特色,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墓中数以百计的千年古尸,是研究历史上新疆居民的种族、民族特征的珍贵人体标本。
墓中所出最早的有纪年的文字资料是西晋泰始九年(273年)的契约木简,最晚是唐大历十三年(778年)的文书,这说明这片墓地的时代当在三至八世纪之间。现已发现的墓中文字资料,绝大部分是汉文。属于五世纪的90和91号墓曾出土13枚木牌,木牌的正面朱书“代人”二字,背面是用粟特文字母书写的汉语和古突厥语。出土的文书中还可以见到许多少数民族的人名,表明这片墓地的墓主是以汉族人为主,同时也有车师、匈奴、氏、鲜卑、高车、昭武九姓等诸多少数民族。(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