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秦始皇统一关东六国后,为了统一岭南,命史禄于公元前223年~214年修筑灵渠。灵渠长达34公里,沟通了湘漓二水,联系着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后来又经东汉的马援、唐代的李渤和鱼孟威的精心维修,灵渠的工程体系才得以完成。
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灵渠初名“秦凿渠”,后因漓江水的上游为零水,因而亦称“零渠”、“澪渠”,唐代以后改称今名“灵渠”。
灵渠的分水工程坐落于兴安城东三里的分水塘(渼潭)中,由铧嘴和大小天平石堤构成。铧嘴高约6米,长74米,宽23.4米,形似犁铧,把湘江水一劈为二,其上有一座亭子,称为分水亭。大小天平石堤紧接着铧嘴的尾端,其北侧是大天平,长达380米,南为小天平,长120米,大小天平组成了人字形,增加了水坝的抗压力。天平的斜坡部分以松木打桩,用长条石直插砌坝,称作“鱼鳞石”。坝的顶部铺以巨石,每块巨石间开凿有斧状的石穴,灌有铁锭卡牢。大小天平略低于湘江的两岸,从而可以使洪水能漫越堤的顶部,排入湘江的故道。它不仅是分水坝,能拦河蓄水入渠,亦是滚水坝,能自动排泄多余的河水,保证渠内的流量处于安全的界限,不至于威胁到渠的安全。
为了解决灵渠浅、狭、曲、急的问题,在渠道水浅流急处砌筑有半圆形的陡堤,隔渠相望,仿若门户,故又称“陡门”,用来提高水位,使船只能够通行无阻。唐代时有十八个陡门,宋代有三十六个,清有三十二个。灵渠的陡门是船闸的原始形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通航措施。
渠上有许多石桥,渠岸有三将军墓,堤上的四贤祠内、飞来石上有许多唐宋以来的题词碑刻,都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灵渠的兴修,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促进了中原和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解放后又经过多次的修葺,使灵渠成为兴安重要的农田灌溉河道。渠中流缓水清,水光潋滟,泛舟渠中,两岸红桃绿柳,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是著名的风景区。(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