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塘,古称“芍陂”,位于安徽省寿县南60里处。
安丰塘是今天的称呼,古代的芍陂比今天的安丰塘要大出许多。陂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水利工程,是由人工修造而成的蓄水塘。芍陂相传是由春秋时楚庄王的令尹(宰相)孙叔敖率领当地的人民修建的,距今已经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较好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大别山由湖北、河南两省的交界处伸人安徽省境内,一直延续到今天合肥市的北面,这些山峦向西、南、东三面呈弧形状展开。北坡的水都向寿县南部的低洼地汇集,然后经寿县一带流入淮河。所以每当夏秋雨季时,山洪暴发,各路洪水齐下,这里便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一旦雨少又很容易干旱。这一带地区是楚国主要的农业区,所以楚国十分重视在这里兴修水利,芍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的。芍陂把周围丘陵山地流泄下来的水汇集贮存,以便及时灌溉周围的大批良田。因为此陂是引淠水经白芍亭东蓄积而成,所以得名“芍陂”。
芍陂建成之后,周围约有二、三百里,其范围大约在今寿县的淠河和瓦埠湖之间,南起众兴镇附近的贤姑墩,北至安丰铺和老庙集一带,可灌溉良田一万多顷。起初芍陂的水源仅来自丘陵地区,水量并不是很充足,而在它的西面有一条涝河,水量十分丰富。后来挖掘了一条子午渠,引淠河水入陂,使得芍陂的水源更有保证,同时还起到调节滞蓄淠河洪水的作用,减少了洪水灾害,使它对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由战国至汉代的500多年间,芍陂因为年久不修而逐渐荒废。直到东汉建初八年(83年)时,才由著名的水利专家庐江太守王景主持进行了芍陂自建成后的第一次修葺。195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汉代草土混合而筑的桩坝及纵横排列的叠梁坝,可以滚水从而对放水规模加以控制,既坚固又符合科学原理。
曹魏时,曹操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与吴蜀对抗,故而非常重视芍陂的兴修。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带兵驻守合肥,“开芍陂屯田”。尤其是在正始二年(241年),邓艾重修芍陂,使其蓄水能力和灌溉的面积得到空前的增大。
在此之后,西晋、东晋、南朝、隋、唐、宋、元各代都对勺陂进行过修治。到了明代,芍陂虽然也多次修治,但是规模都不大,陂内的淤塞日益严重。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芍陂的淤塞已极为严重,陂的作用已经很小。
芍陂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由于封建统治的日益腐朽,在近几百年中芍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趋荒废。以至到了近代,安丰塘仅长20余里,东西宽不到10里。新中国成立后,芍陂又经过了人民的大规模修治,现在的蓄水量已达到了7300多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3万多亩。(国家文物局)